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苻洪

苻洪

【生卒】:285—350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建立者。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广世,本姓蒲。世为西戎酋长。多权略,骁武善骑射。西晋怀帝永嘉之乱,部族推为盟主。寻投附后赵主石虎,说虎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虎从之,以洪为流人都督,处于枋头。太宁元年(东晋穆帝永和五年)与姚弋仲等镇压梁犊义军,封西平郡公,为关内领侯将。石虎死,石遵即位,听冉闵言,去洪都督,洪怒而降晋,东晋以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时四方兵起,洪拥众十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二秦王,改姓苻,建立前秦。旋为其降将麻秋所鸩。临死,嘱其子苻健速西进关中。在位一年。


【生卒】:285-350

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初姓蒲,部落小帅蒲怀归子。多权略智谋,骁勇善骑射。“永嘉之乱”,被推为部落主,先后依附前、后赵。晋穆帝永和六年(350),改姓苻,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同年,被石赵将麻秋所杀。子苻健称帝,谥惠武帝。(,参见《魏书》)


【生卒】:285—350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建立者。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广世,本姓蒲。世为西戎酋长。多权略,骁武善骑射。西晋怀帝永嘉之乱,部族推为盟主。寻投附后赵主石虎,说虎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虎从之,以洪为流人都督,处于枋头。太宁元年(东晋穆帝永和五年)与姚弋仲等镇压梁犊义军,封西平郡公,为关内领侯将。石虎死,石遵即位,听冉闵言,去洪都督,洪怒而降晋,东晋以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时四方兵起,洪拥众十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二秦王,改姓苻,建立前秦。旋为其降将麻秋所鸩。临死,嘱其子苻健速西进关中。在位一年。


【生卒】:285-350

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初姓蒲,部落小帅蒲怀归子。多权略智谋,骁勇善骑射。“永嘉之乱”,被推为部落主,先后依附前、后赵。晋穆帝永和六年(350),改姓苻,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同年,被石赵将麻秋所杀。子苻健称帝,谥惠武帝。(,参见《魏书》)


【生卒】:285—350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建立者。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广世,本姓蒲。世为西戎酋长。多权略,骁武善骑射。西晋怀帝永嘉之乱,部族推为盟主。寻投附后赵主石虎,说虎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虎从之,以洪为流人都督,处于枋头。太宁元年(东晋穆帝永和五年)与姚弋仲等镇压梁犊义军,封西平郡公,为关内领侯将。石虎死,石遵即位,听冉闵言,去洪都督,洪怒而降晋,东晋以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时四方兵起,洪拥众十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二秦王,改姓苻,建立前秦。旋为其降将麻秋所鸩。临死,嘱其子苻健速西进关中。在位一年。


猜你喜欢

  • 虎坤元

    【生卒】:1832—1858【介绍】:清四川成都人,字子厚。年十七从父虎嵩林随向荣与太平军交战。以勇力过人,战辄先登,号称“小虎”,从守备擢至提督。咸丰八年,在秣陵关中枪死。谥忠壮。

  • 宿沓干

    【生卒】:?-443赫连勃勃弟文陈孙。明元帝时,赐其父若豆根姓宿。太武帝初,以沓干为虎贲幢将。从征平凉,以战功封汉安男,迁给事、兼领工曹。真君四年,随军攻柔然,战死。【生卒】:?—443【介绍】:北魏

  • 穆季齐

    子弼子。释褐司徒参军事。

  • 方濯

    【生卒】:1184—1263【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孺缨。少刻苦而敏悟,工声律,尤擅策论,每一篇出,同辈争相传诵,前辈服其精博。理宗嘉熙二年始擢进士。历官至福州教授,归老于家,以穷经考古为乐。

  • 徐绳甲

    【生卒】:1692—1755【介绍】:清浙江乌程人,字蒸哉,号鄃城。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历河南、山东知县,后改补诸暨教谕。任知县时能兴修水利。有《鄃城集》。

  • 契嵩

    【生卒】:1007—1072【介绍】:宋僧。藤州镡津人,俗姓李,字仲灵,自号潜子。七岁出家,十三落发,十九游方,得法于筠州洞山之聪公,住南屏最久。仁宗庆历间,隐居钱塘灵隐大桐坞永安精舍。皇祐中入京师,

  • 吴绎

    【介绍】:元冀州信都人,字思可。皇庆初除汀州路总管,历福州、杭州、吉安三路,迁两淮盐运使,擢甘肃参政。官至江浙平章。封冀国公。

  • 范纯仁

    【生卒】:1027——1101字尧夫,仲淹第二子。皇祐进士。历知襄城县,殿中侍御史,京西、陕西转运副使。神宗询问西北边事,上奏称“愿陛下且无留意边功”。拜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陈王安石变法

  • 李安期

    【介绍】:宋邵武建宁人,字泰伯。淹贯经史,以诗游江湖间。尝谒四川茶马使王涯,涯将以贤良荐,因弈棋争道,遂拂衣而去。有《蒙谷诗集》。

  • 乐钧

    【介绍】:清江西临川人,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嘉庆六年举人。工诗。与吴嵩梁为翁方纲弟子,均以才名遨游王侯公卿间。有《青芝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