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琬
【生卒】:563—637
【介绍】:
唐僧。弘农华阴人。俗姓杨。初从洪遵学四分,后从昙迁禅师学一切经。太宗贞观初敕召为皇太子及诸王等受菩萨戒。普光寺造就,琬居之。曾以减杀等四条戒太子,太宗闻其说,特为下诏断屠。及卒,道俗哀悼。有《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等。
【生卒】:563—637
【介绍】:
唐僧。弘农华阴人。俗姓杨。初从洪遵学四分,后从昙迁禅师学一切经。太宗贞观初敕召为皇太子及诸王等受菩萨戒。普光寺造就,琬居之。曾以减杀等四条戒太子,太宗闻其说,特为下诏断屠。及卒,道俗哀悼。有《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等。
【介绍】:宋人。善为文章。太宗时官工部员外郎、直史馆,奉诏撰《孟昶纪事》。
【生卒】:538—595【介绍】:隋京兆杜陵人,字世文。韦洸弟。少受业于国子学。北周武帝时以军功为魏郡太守。入隋,拜齐州刺史。在职数年,为政清简,士庶怀惠。迁营州总管。容貌魁伟,每有域外使者参谒,必盛
五代闽国主王审知子、王延曦弟。初为建州节度使,封富沙王,后举兵与延曦相抗,于建州称王,建国号殷,先后据有三州之地。公元946年被南唐军所败,族迁金陵。【介绍】: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少子。初为建州节度
【生卒】:807—869【介绍】:唐僧。诸暨人。俗姓俞。幼年出家。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卒谥悟本禅师。有《大乘经要》。
【生卒】:1011—1056【介绍】:宋庐州合肥人,字隐甫。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江南东路转运使,遇事明决,论事无所避。擢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以言忤时相陈执中,罢知信州。复入为礼部侍郎兼三学士,充三
【生卒】:1030——1081字子纯,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举进士。熙宁初,上《平戎策》,力主“取西夏,复河湟”。为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降青唐蕃俞龙珂部。为知通远军、破羌蒙罗角等部。攻占河、宕
【生卒】:1009—1049【介绍】:宋袁州分宜人,字延龄。第进士。历桂阳监判官、虔州节度推官、权大理寺丞。迁知吉州永新县,时吉租岁收四十万斛,漕臣为聚敛而戒庾吏增收什二,以充羡余。亿拒命,出纳一用仓
【生卒】:713-791字弱翁,燧兄。隐居苏门山,受李光弼征召,拜比部、刑部郎中。后官至刑部侍郎。(,参见《新唐书》)【生卒】:713—791【介绍】:唐汝州郏城人,字弱翁。马燧兄。少以儒学闻,隐苏门
【生卒】:484-549上党长子(今山西长治)人。通经学,尤善历算。宣武帝时,自撰《戊子元历》上奏。帝令其主持撰成《戊子历》。明帝正光时推行。东魏时,成《甲子元历》,参定《麟趾新制》。位至侍读、国子祭
【介绍】:隋梁郡陈留人,字孝逸。聪敏好学,善《毛诗》、《礼记》、《左传》、《周易》。文帝开皇初汴州刺史引为主簿,举秀才,授县尉,以非其所好,谢病于家。炀帝大业时,齐王暕镇江都,闻其名,召之,以客礼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