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
【生卒】:902—961
【介绍】:
宋定州安喜人。太祖、太宗母。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每与太祖参决政事。据传建隆二年病重时,召太祖与宰相赵普入受遗命,预定传位太宗,由普起草誓书,藏之金匮。今人排比史实,证明其事实乃太宗与普伪造。卒谥明宪,乾德中改谥昭宪。
【生卒】:902—961
【介绍】:
宋定州安喜人。太祖、太宗母。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每与太祖参决政事。据传建隆二年病重时,召太祖与宰相赵普入受遗命,预定传位太宗,由普起草誓书,藏之金匮。今人排比史实,证明其事实乃太宗与普伪造。卒谥明宪,乾德中改谥昭宪。
字仁坚,湛子。封北平王,后主时任司州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录尚书事。后遭忌下狱。(,参见《北史》)【生卒】:489—514【介绍】:北齐宗室,字仁坚。武成帝第五子,封北平王。沉审宽恕,甚得帝心。位
【介绍】:宋婺州义乌人,字仲文。受学于吕祖谦、唐仲友。光宗绍熙间进士。历右正言、左司谏兼侍读、权吏部侍郎。有《易说举要》。
字国珍,更字用成,云南右卫军家子,其先良乡(今北京)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五年(1510)由行人授南京吏、兵科给事中、左给事中。建议备盗。世宗即位,藩王官邸诸内官恃帝恩宠,逐渐骄横逸佚。
【介绍】:清江西新建人,字为霖,晚号存斋。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知广东增城县。邑大水,开仓发粟,按行村落散放,并劝富人捐贷,民以不困。此外兴学治盗,多善政。寻以事罢,僦屋读书,间出游历名山大川,至老不倦。
东晋时人,字道恩,祖籍兰陵承县(今山东枣庄市南)。初为县征发服役,隶刘裕部为兵。勇敢善战,随刘裕平桓玄,北伐南燕,镇压卢循,累有战功,迁至龙骧将军、兰陵太守。随益州刺史朱龄石伐蜀,率部为前锋,攻克成都
【生卒】:1024—1069【介绍】:宋建昌南城人,字补之。仁宗嘉祐进士,为江都尉、卫真主簿、天台令,弃而从王安石游。好书力学,所在学者归之。安石荐以为国子直讲,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解》及文集。
【介绍】:清湖南酃县人,字太冲,号宗山。康熙三十三年进士,由陕西真宁知县累官吏部郎中。性孝友,居官有善政。有《贻岳堂集》。
【介绍】:唐京兆人。宪宗元和初为太常博士兼修撰。宪宗将行耕藉礼,诏公肃草具仪典。初,睿宗祥月,太常奏朔望驰朝,尚食进蔬具,止乐,遂以为常。及是,公肃谓礼有忌日而无忌月,不容追远而立礼反重,愿依经义裁正
湛子。大中祥符四年(1011),举进士,累官至度支员外郎、直史馆、盐铁判官。【介绍】:明浙江寿昌人,字廷器。正德间举人,官国子监助教,出判凤阳。归筑室而居,精研理学。有《读易索隐》。
南朝齐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移居长沙。事母孝,母有疾,则不睡不食,至母康复乃止。豫章王为湘州刺史,辟为骠骑行参军。建元三年(481)下诏表其门闾,蠲免租税。(,参见《南史》)【介绍】:南朝齐太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