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
【介绍】:
明大名府开州人,字廷重。弘治十八年进士。授长洲知县。以忤刘瑾,被诬逮狱,邑人争捐金谋贿瑾以救之,珏拒之。事竟得白。后累迁为山东按察副使兵备徐州。嘉靖初,镇压山东王堂起事。官至右佥都御史,历巡抚甘肃、山西、辽东等处。
【介绍】:
唐人。以贩粜为业。每斗惟取利二文,以供父母。有来籴者,即授以升斗,俾自量。传丞相李珏节制淮南,梦入洞府,见石壁填金书姓名,内有李珏字。方自喜,有二仙童云,此乃相公江阳部民李珏。
【介绍】:
明大名府开州人,字廷重。弘治十八年进士。授长洲知县。以忤刘瑾,被诬逮狱,邑人争捐金谋贿瑾以救之,珏拒之。事竟得白。后累迁为山东按察副使兵备徐州。嘉靖初,镇压山东王堂起事。官至右佥都御史,历巡抚甘肃、山西、辽东等处。
【介绍】:
唐人。以贩粜为业。每斗惟取利二文,以供父母。有来籴者,即授以升斗,俾自量。传丞相李珏节制淮南,梦入洞府,见石壁填金书姓名,内有李珏字。方自喜,有二仙童云,此乃相公江阳部民李珏。
字道夫,黄县(今属山东)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鄢陵知县。召任御史,督察畿辅马政。正德时,吏部尚书马文升致仕,众望归刘大夏,闵珪。时中诋毁珪和媚,大夏昏耄,焦芳遂得官吏部尚书,众咸归咎于时中。
【生卒】:?—约632【介绍】:唐徐州彭城人,字道洽。隋炀帝大业末,历华阴县丞、太原县长。李渊起晋阳,以为咨议参军,出定西河,授西河通守。唐高祖武德元年,为浩州刺史,封武陵郡公。以拒刘武周功,除太府卿
【介绍】:宋人。钦宗朝内侍。高宗建炎初,金兵掠陕西、京东诸郡,黄潜善、汪伯彦匿不以闻,成章上书论黄、汪误国,遭除名,编管南雄州。后高宗召赴行在,或譛使阻于洪州。金兵入洪,尝访求威胁为所用,不从。
【介绍】:宋东平人,字锡老,号审斋。孝宗时流寓金陵。工词,风格秀拔。有《审斋词》。
【介绍】:明浙江建德人,字舜臣。正德十二年进士,累官四川按察佥事,备兵安绵。镇压少数民族反抗,复古维州,筑平番、赤土二堡。升副使,备兵建昌。平土官刺马仁等之乱,升江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卒于官。有《
【生卒】:?—1129【介绍】:宋人。初为阁门祗候。由王渊荐,授武德大夫、知濠州。以平丁进有功,进武功大夫、威州刺史。高宗建炎三年,与苗傅发动兵变,杀王渊及宦官康履等,逼帝禅位于太子。张浚等起兵勤王临
【介绍】:明凤阳府凤阳人。汤和六世孙。弘治五年授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嘉靖十一年封灵璧侯。传爵至明亡乃绝。
【生卒】:1641—?【介绍】:清山东德州人,字喜臣,号梦山。康熙九年进士,初任陇西知县,罢归,后复起为河南偃师知县,有善政。年六十五,罢归。有《公馀漫草》、《清福堂遗稿》。
【生卒】:947—996【介绍】:宋开封浚仪人。太祖时为殿直,有战功。太宗时,从征太原,任北面缘边都巡检使。端拱二年,率兵大败来攻之辽兵,因面黑,辽兵相戒当避黑面大王。至道二年任灵庆兵马副都部署以攻李
【生卒】:?——1855字乐山。江苏无锡人。李福培表弟。少时得林则徐赏识。道光末中举,考充宗学教习,升候选知县。咸丰四年,发用湖北。时武昌已被太平军包围,入城助守,与武昌知府多山督兵巷战,死。谥武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