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悝

李悝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猜你喜欢

  • 明仁宗

    【生卒】:1378——1425即朱高炽。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成祖长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初封为燕太子。勤奋好学,常同儒臣讲论经书。善射箭。成祖起兵反朝,命他留守北平,有守城

  • 陈琳

    【介绍】:元临安钱塘人,字仲美。陈珏子。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皆臻其妙。时论者谓宋南渡以来无此手笔。

  • 刘允济

    【介绍】:唐河南巩人,字允济。博学善诗文,与王勃齐名。举进士,补下邽尉,累迁著作郎。武周天授中,为来俊臣所构下狱。后赦免,复为著作佐郎,兼修国史,迁凤阁舍人。坐与张易之亲近,左授青州长史。官终修文馆学

  • 萧愿

    【生卒】:?—951【介绍】:五代时京兆万年人,字惟恭。萧顷子。性纯谨,事父母甚孝。弱冠举进士第。历任校书郎、兵部郎中,终太子宾客。嗜酒无节,职事弛慢。卒年七十余。

  • 宋长春

    【介绍】:清湖北蒲圻人,字柏山。康熙间,从征吴三桂,为把总,平岳州有功。又从征福建,克复南日澳,直抵厦门,授都督佥事。官至云南副总兵。

  • 胡广

    【生卒】:91—172【介绍】:东汉南郡华容人,字伯始。安帝时举孝廉,奏章为天下第一。拜尚书郎,五迁至尚书仆射,历仕司空、司徒、太尉,官至太傅,历安、顺、冲、质、桓、灵六帝。谦恭练达,处宦官外戚交互专

  • 沙张白

    【介绍】:清江苏江阴人,原名一卿,字介臣,号定峰。诸生。熟于史事,潜心理学,家居著书以终。有《读史大略》、《桴亭思辨录》、《定峰乐府》。

  • 章之采

    【介绍】:明杭州府仁和人,字去浮。有《东西天目志》。

  • 朱日藩

    宝应(今属江苏)人。应登子,嘉靖进士。终九江知府。以文见长。【生卒】:?—1561【介绍】:明扬州府宝应人,字子价,号射陂。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官乌程知县、南京刑部主事、礼部郎中,出为九江知府,有惠政

  • 吴处厚

    邵武(今属福建)人。举进士。蔡确尝从其学赋,及作相,处厚致书乞怜,确无意举荐。王珪请除处厚馆职,又为确所阻止。出知通利军,徙知汉阳军,遂不悦。元祐中,确知安州。处厚得其《车盖亭诗》,奏劾谤讥宣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