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庆
【生卒】:?—664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六子。始封汉王,改陈王,后封道王。历赵、豫、滑、徐、沁、卫等州刺史。以治绩闻,事母谨。卒谥孝。
【生卒】:?-664
高祖第十六子。初封汉王,贞观十年改道王。历赵、豫、滑诸州刺史,有治绩。谥孝。(,参见《新唐书》)
【生卒】:?—664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六子。始封汉王,改陈王,后封道王。历赵、豫、滑、徐、沁、卫等州刺史。以治绩闻,事母谨。卒谥孝。
【生卒】:?—664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六子。始封汉王,改陈王,后封道王。历赵、豫、滑、徐、沁、卫等州刺史。以治绩闻,事母谨。卒谥孝。
【生卒】:?-664
高祖第十六子。初封汉王,贞观十年改道王。历赵、豫、滑诸州刺史,有治绩。谥孝。(,参见《新唐书》)
【生卒】:?—664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十六子。始封汉王,改陈王,后封道王。历赵、豫、滑、徐、沁、卫等州刺史。以治绩闻,事母谨。卒谥孝。
【生卒】:1644——1720字慎#。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历官浙江、湖南巡抚,左都御史,户部尚书。为官清廉,以正直称于时。多次上疏言时政,得康熙帝信任。为戴名世大狱之举劾者。康熙四十二年
【介绍】:战国时魏国人。安釐王相。赵以献地七十里诱魏王杀范痤。王囚痤将杀之。痤以“杀痤而不得地奈何”对。并上书陈说利害于信陵君。信陵君言于王,乃赦之。
【介绍】:东晋京兆人,字元量。初为议郎。西晋末,遭逢丧乱,流移洛阳,往依应詹。詹为营伉俪,置居宅,并荐诸元帝。帝即辟之,位至少府卿。詹卒,泓感詹生成之惠,遂制朋友之服,终身祭之。
【介绍】:五代时渠州人。善饮酒,长于龟卜。前蜀时游谒于王侯之门。常怀一龟甲,先期卜来日之兆,吉则博,凶则否。性落魄不羁,一日聚博豪饮,其妻率女仆自后击其首,伸不知,方唱《池水清》辞,婉转绕梁。世因戏呼
韩逊子。后梁末帝时父卒,继任灵州节度使。后唐庄宗时又兼任河西节度使,明宗时卒。(,参见《新五代史》)【介绍】:宋信州铅山人,字宗鲁。性至孝,乡人称为孝廉。海南黎安祚曾宿其家,遗囊金数十两。未几复至,洙
【生卒】:1660——1723姓乌雅,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1678)十月生雍正帝胤禛。次年封为德嫔。后进封德妃。共生有三子(胤禛、允祚、允禵)三女。雍正帝即位,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卒。
【介绍】:北魏长乐人。少聪敏,好阴阳术数,游学诸方。晓九章算术及五行之学。太武帝时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以学术为太子拓跋晃所知。文成帝太安中上《四序堪舆表》。
【介绍】:唐义兴人,字子徵,一作子微。年十八,父诫令作《秋河赋》,授笔即成。李绅与元稹共荐之,自右补阙充翰林学士,加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后坐事,出为汀州刺史,改连州。作有传奇《霍小玉传》。
【介绍】:宋登州蓬莱人,字寿明。第进士。神宗时累官京东转运使,青州城河贯其中,常泛滥成灾,乃即城立飞梁,设楼橹,下建门,以时启闭,人诵其智。徙河北路,会河决曹村,立软横二埽以遏激流而平水患。朝廷赏其功
【生卒】:1671—1770前【介绍】:清湖南衡山人,字乐山。善医,为贫人治病,常给药不取钱。县衙差役唤令为囚犯治病,亦乐于应命。子聂焘中进士,任陕西镇安知县。继模赴陕采访风俗利病,作《诫子书》,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