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方平

张方平

【生卒】:1007——1091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举茂材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通判睦州。西夏元昊攻宋,上《平戎十策》授知谏院。西边用兵屡败,建议与西夏议和、罢兵。仁宗嘉纳,敕边帅谋与元昊通和。历知制诰、三司使、判太常寺。坐事,罢知滁州。治平中,迁礼部尚书。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极论“新法”必有覆舟、自焚之祸。神宗问祖宗御戎之策,力言太祖不图远略,真宗与契丹盟好,至今民不识兵革。尝荐苏洵及其子轼、辙可重用。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著有《乐全集》。卒,赠司空,谥文定。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 令狐子伯

    【介绍】:东汉太原人。与同郡王霸为友,后为楚相,子为郡功曹。霸连征不仕。遂令子奉书于霸。

  • 王德元

    【生卒】:?—497【介绍】:南朝齐琅邪临沂人。王晏子。有意尚,官至车骑长史。初名湛,齐武帝曰:“刘湛、江湛,并不善终,此非佳名。”晏乃改之。后晏被明帝所杀,与弟德和俱被诛。

  • 梼戭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高阳氏才子。八恺之一。舜举之,使主后土,以治百事。

  • 费长房

    汝南(治今河南平舆)人。史称能隐形唤雨,乘杖而行,会医疗治病。所言多荒诞。

  • 朱载玺

    恭王孙。封新乐王。博雅善文辞,收集诸藩纂述数十种,付梓印行。撰《洪武圣政颂》、《皇明政要》诸书。从父高唐王厚煐、齐东王厚炳皆以博学笃行闻名。嘉靖中,多次受到皇帝奖谕。【生卒】:?—1593【介绍】:明

  • 王白

    【介绍】:辽冀州人。明天文,善卜筮。仕后晋为司天少监,太宗入汴得之。景宗保宁中,历彰武、兴国二军节度使。有《百中歌》。

  • 卢简求

    【生卒】:789—864【介绍】:唐河中蒲人,字子臧。卢弘止弟。穆宗长庆元年进士。两为裴度、元稹所辟,又佐牛僧孺镇襄阳,入为户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中,讨刘稹,朝廷以简求累佐使府,达于机略,任为忠武节度副

  • 吴文玉

    【介绍】:清安徽徽州人,字光岳。年十五,慕者延为师。康熙间,有官兵假牧马驰入乡镇掠财,文玉奔控上官,划定牧马地界,州人得安。卒年六十四。

  • 杨凤

    【生卒】:?—1854【介绍】:又名隆喜。清贵州桐梓九坝人,原为衙役。咸丰四年,在家乡举义,军士以青巾包头,称“黄兵”,建号“江汉”,称都督大元帅,占领桐梓、仁怀,众至二万余人。后为云贵总督罗绕典所破

  • 吴珏

    【介绍】:元兴化路人,字元珍。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由本路教授升秘书郎。官至秘书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