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伯
谠子。随父降魏,封昌安侯,为乐陵太守。(,参见《北史》)
谠子。随父降魏,封昌安侯,为乐陵太守。(,参见《北史》)
【生卒】:1613—1689【介绍】: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云客,号一庵。早有文名,顺治十六年始成进士。授惠州长宁知县。珑见县小民贫,以去苛政与民休息为宗旨。被诬劾归。初好佛、道二家,年六十后读明季高
他观孙。封澄城县开国侯,位至左将军。
【生卒】:?—944【介绍】:五代时京兆长安人。仕后唐。少为宰臣崔魏公家臣,末帝时累官至枢密使,时薛文遇掌权,暠言不听用,因随势可否,不为事先。后晋高祖即位,命为左骁卫大将军。
【生卒】:978——1014御卿次子。咸平二年(999),河西黄女族酋长蒙异保、赵保吉率部进攻麟州万户谷,行至松花砦,惟昌与其叔同巡检使海超、弟供奉官惟信领兵迎战。保吉兵多,惟昌等不敌,臂中流矢坠马,
【生卒】:?—1762【介绍】:清江苏元和人,字怀鸥,号醉鸥。工画花卉。乾隆八年供奉内廷,历二十年。天资超迈,不规规于古法,挥洒风驰,顷刻成幅。殁于京邸,年五十余。
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初为曹操司空掾属,后历官茂陵令、尚书、侍中等。曾建议由郡县安置还乡的流民,反对军将私召为部曲,主张官府对盐实行监卖,被曹操接受。魏文帝时又建议置律博士。好古文,善书法
字太初。曾栖太白之顶,故号“太白山人”。一说“安化王”宗人。善诗。遍游中原,东逾齐、鲁,南涉江、淮,历荆抵吴越,所至赋诗。与刘麟、龙霓、陆昆、吴琉称“苕溪五隐”。卒年三十七。葬道场山。【生卒】:148
【生卒】:1449—1505【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民望,号东川。弘治九年进士。拜监察御史。巡按湖广,执法严正,奏罢藩臬不称者,勒王府退还所占民田。自称“阎罗包老”,操行介洁,一时为名御史。有《东川
【生卒】:948——982即耶律贤,字贤宁,小名明扆,世宗第二子。应历十九年(969),穆宗被杀,即帝位。史称明赏必罚,用人不疑。保宁八年(976)以后,竭尽国力支持北汉抗宋,给谷粟,助战马,破军杀将
【生卒】:?—195【介绍】:东汉东平人,字孟卓。少以侠闻。献帝时为陈留太守。董卓之乱,与曹操共举义兵。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从陈宫之说,迎吕布为兖州牧。操攻兖州,诣袁术求救,为部下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