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郾
【生卒】:768-836
字广略,邠弟。举进士及第。先后为陕州、浙西道、鄂岳安黄三地观察使,政宽事简,积财宁人。(,参见《新唐书》)
【生卒】:768—836
【介绍】:
唐贝州武城人,字广略。崔邠弟。第进士。累迁吏部员外郎,褒黜无不当,为时所称。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后由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改鄂、岳等州观察使。迁检校吏部尚书,卒于官,谥德。与高重辑六经要言,区分事类,纂成《诸经纂要》。
【生卒】:768-836
字广略,邠弟。举进士及第。先后为陕州、浙西道、鄂岳安黄三地观察使,政宽事简,积财宁人。(,参见《新唐书》)
【生卒】:768—836
【介绍】:
唐贝州武城人,字广略。崔邠弟。第进士。累迁吏部员外郎,褒黜无不当,为时所称。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后由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改鄂、岳等州观察使。迁检校吏部尚书,卒于官,谥德。与高重辑六经要言,区分事类,纂成《诸经纂要》。
字汝亨,兰溪(今属浙江)人。受业章懋,以学问品行出名。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泰和知县。有政绩,升兵部主事。与中官牴牾,改巡紫荆关。又因论都御史彭泽、副使胡世宁无罪,违尚书王琼、陆完意。武宗巡幸至
【生卒】:?-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学识广博,文笔华美,兼学兵法。北周武帝时为父争赠典,得帝赏识。曾言己不求富贵,而富贵将逼己。以军功迁上开府。附隋文帝,隋初封郡公。平陈之役,造大舰自
武清侯文全子。父卒,嗣爵。【生卒】:?—1638【介绍】:明顺天府漷县人。李伟孙。嗣爵武清侯。天启末,为魏忠贤建生祠。崇祯初定逆案,铭诚获免。
【生卒】:?—303【介绍】:西晋东平平陆人。马隆子。骁勇善战。成都王司马颖攻长沙王司马乂,以为鹰扬将军,率兵屯河桥中渚,为乂将王瑚所败,没于阵。
【生卒】:?—1469【介绍】:明河南临漳人,字仲玉。永乐九年举人,入国子监,选授御史。正统初累官任江西按察使,善断疑狱。迁山西布政使。十三年召为工部尚书。景泰间两次出治黄河沙湾决口,开新河以通漕运。
【生卒】:1023——1101字正仲,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庆历进士。历国子监直讲、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等。元丰元年(1078),擢国史馆修官、修起居注。次年,迁右正言、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判太常寺。
【生卒】:1809—1871【介绍】:清江苏铜山人,字石卿。道光十四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咸丰间任湖南巡抚,守长沙御太平军,防守八十余日。后调抚山东,以忤胜保革职,戍军台。逾年释回。官至云贵总督。谥惠肃
【介绍】:宋资州人,字允蹈,号湛溪。理宗宝庆、绍定年间侨居江陵,与别之杰论川蜀古今盛衰治乱之迹。至端平年间搜集辑录史传中有关蜀地资料,撰写《蜀鉴》。
【介绍】:三国吴吴郡富春人,字国仪。孙贲弟。以扬武都尉佐孙策平江东。从讨陵阳,破刘勋,有军功,为庐陵太守。抚定属城,分置长史。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坐与曹操通,为孙权幽系,数岁卒。
【生卒】:?——1129字诲道,宋秦悼王五世孙。政和进士。知吴县,朱勔尝执数人至县请治罪,训之尽释放,忤勔,遂称疾去。宣和末,居扬州,金兵攻京师,他率大姓勇士勤王,闻金兵退走,乃止。建炎三年(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