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光

崔光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猜你喜欢

  • 帝太庚

    【介绍】:或称小庚。商代国君。沃丁之弟。沃丁卒,太庚继位。

  • 张芝元

    四川清溪(今汉源)人。初为千总,历官副将至四川建昌镇、松藩镇总兵。乾隆中,先后从副将军明亮征讨金川叛乱,率部从鄂辉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两次督兵平定廓尔喀之乱,屡有战功。【生卒】:?—1792【介绍】:

  • 王平

    【生卒】:?—71【介绍】:东汉渔阳安阳人。王梁孙。为楚王刘英造作图书,参与谋逆。下狱后诬连多人,后毙狱中。

  • 杜弢

    字景文,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初以才学著称,州举秀才,为醴陵令。时巴蜀流民数万家集中在荆湘间,受到地方官吏的攻杀,共推弢为主,起兵反晋,弢自号梁、益二州牧、湘州刺史。屡与晋军交战,不胜,投降王运,授

  • 夏方

    字文正,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十四,家遭疾疫,父母伯叔等死了十三人,经过十七年辛劳,安葬了死者,时人称作孝友。仕吴为仁义都尉,累迁五官中郎将。入晋为高山令。【介绍】:东汉九江人。交耻刺史。顺帝建

  • 刘腾鹤

    【生卒】:1832——1859湖南湘乡人。刘腾鸿之弟。从其兄军中,领中营。刘腾鸿死后,代领其军与太平军战于峡江,攻吉安,援临江,驻防九江。官侯选知府。咸丰九年,战死建德风云岭。封骑都尉世职。【生卒】:

  • 张宪

    字思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从杨维桢学诗,负才狂妄。仕张士诚,任枢密院都事。吴平,寄食杭州报国寺死。

  • 何矞云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令名,号曾园。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中书,改湖南桂东知县,在任十二年,有政声。内调以主事用,请假归。画颇有名。

  • 孔璠

    【介绍】:元唐山人,字诚甫,号野耘。识度不凡。至元中官陕西河渠副使,凿郑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迁徽州路总管府判官。

  • 袁佑

    【介绍】:清直隶东明人,字杜少,号霁轩。康熙十一年拔贡,官内阁中书。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授翰林院编修。迁中允。所撰《诗》、《礼》、《左》、《史》、《老》、《庄》、《荀》、《杨》、《离骚》、《杜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