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洛侯
【介绍】:
北魏代人。为秦州刺史,贪酷残忍。尝生拔罪人舌,磔其手足,命将绝,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百姓一时反叛。有司纠劾,孝文帝命斩洛侯以谢百姓。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以旧功为秦州刺史。刑重滥杀,激起民变。孝文帝令于州治斩洛侯,以安抚百姓。(六,,参见《北史》)
【介绍】:
北魏代人。为秦州刺史,贪酷残忍。尝生拔罪人舌,磔其手足,命将绝,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百姓一时反叛。有司纠劾,孝文帝命斩洛侯以谢百姓。
【介绍】:
北魏代人。为秦州刺史,贪酷残忍。尝生拔罪人舌,磔其手足,命将绝,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百姓一时反叛。有司纠劾,孝文帝命斩洛侯以谢百姓。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以旧功为秦州刺史。刑重滥杀,激起民变。孝文帝令于州治斩洛侯,以安抚百姓。(六,,参见《北史》)
【介绍】:
北魏代人。为秦州刺史,贪酷残忍。尝生拔罪人舌,磔其手足,命将绝,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百姓一时反叛。有司纠劾,孝文帝命斩洛侯以谢百姓。
【生卒】:1544—1613【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仲嘉。汪道昆堂弟。万历间,中官刘朝用以“开矿”至徽州,议掘坟墓拆民居,人心惶惧。乃据理力争,朝用折服,始得无事。有《小山楼稿》。
【生卒】:?——1224宣宗南迁,由左谏议大夫擢为御前经历官。兴定四年(1220),权尚书右丞、左副元帅,行尚书省、元帅府于京兆。时朝议欲取会州,胡鲁上言极力谏止,历举其不利,宣宗从其言。历大司农、参
【生卒】:1689—1732【介绍】:清福建安溪人,字世邠,号抑亭。李天宠弟。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编修。曾任云南乡试主考官,又曾视学江西。降补国子监丞。有《论语孟子讲蒙》、《诗经测义》、《易解》。
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为人清廉,愿周济人。熙宁初,巫咸水溢入县城,百姓多溺死,永一持竿站门前,一见东西漂来即救出,设法归还失主。有僧藏钱数万于其室,僧死,永一至县衙,请以钱尽归其弟子。居亲丧,禁饮酒
【介绍】:明常州府江阴人,字维吉。善围棋。天顺中岁饥,奉父命,出粟赈饥。征为通政司知事。有《救荒活民补遗书》。
【介绍】:南朝梁高阳人。许澄父。以医术显名于时。仕梁为中军长史。后随柳仲礼入北周,医术与姚僧坦齐名。官至上仪同三司。
【生卒】:?—775【介绍】:唐河东人。乡举进士。玄宗天宝末,安禄山奏为河北海运判官。三迁大理评事。郭子仪辟为从事。肃宗时拜谏议大夫。代宗广德二年,为散骑常侍、河中尹,兼御史大夫。永泰元年,与裴冕等待
【介绍】:宋河南人,字仲躬。曾幾子。师王蘋。学者称习庵先生。孝宗隆兴二年,为太常丞。历知温、荆、湖、润等州府。淳熙十年,迁户部侍郎。官终敷文阁待制。有《习庵集》。
【生卒】:?一前379名午。田和之子。立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桓公一面阴告韩使者答应出兵救援,令韩与秦、魏力战,并激使楚、赵发兵救韩;一面乘机起兵袭燕,取燕桑丘。次年,齐出兵救卫。原姜齐康公死
【介绍】:战国时周人。周赧王四十二年秦败魏军于华阳。奉使于魏,说服魏安釐王为周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