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乔行简

乔行简

【生卒】:1156—1241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寿朋。从吕祖谦学。光宗绍熙四年进士。历任监司及州府官,累迁权工部侍郎。理宗即位,屡论时政,所言多中,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端平元年,朝廷欲乘金亡之机收复河南,又上疏反对,以为法度破坏,号令不行,财用不丰,粮草不继,恐兵兴之后引起民变。三年,进左丞相。嘉祐三年,拜平章军国重事,封肃国公。每以上游重地为念,请建节度宣抚使,提兵戍夔州路。四年,加少师、保宁军节度使,封鲁国公。卒谥文惠。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等。


【生卒】:1156——1241

字寿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累迁权工部侍郎。理宗即位,他上疏论事,指斥时政之失。所言无隐,切中要害。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朝议欲乘金亡收复河洛,他又论国力虚弱,不可用兵。端平三年(1236),拜左丞相。嘉熙三年(1239),拜平章军国重事。居官刚毅,无所不言,好荐举士,多至显位;著有《周礼总说》及《孔山文集》。告老,加少师,封鲁国公,卒。赠太师,谥文惠。


【生卒】:1156—1241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寿朋。从吕祖谦学。光宗绍熙四年进士。历任监司及州府官,累迁权工部侍郎。理宗即位,屡论时政,所言多中,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端平元年,朝廷欲乘金亡之机收复河南,又上疏反对,以为法度破坏,号令不行,财用不丰,粮草不继,恐兵兴之后引起民变。三年,进左丞相。嘉祐三年,拜平章军国重事,封肃国公。每以上游重地为念,请建节度宣抚使,提兵戍夔州路。四年,加少师、保宁军节度使,封鲁国公。卒谥文惠。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等。


【生卒】:1156——1241

字寿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绍熙进士。累迁权工部侍郎。理宗即位,他上疏论事,指斥时政之失。所言无隐,切中要害。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朝议欲乘金亡收复河洛,他又论国力虚弱,不可用兵。端平三年(1236),拜左丞相。嘉熙三年(1239),拜平章军国重事。居官刚毅,无所不言,好荐举士,多至显位;著有《周礼总说》及《孔山文集》。告老,加少师,封鲁国公,卒。赠太师,谥文惠。


【生卒】:1156—1241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寿朋。从吕祖谦学。光宗绍熙四年进士。历任监司及州府官,累迁权工部侍郎。理宗即位,屡论时政,所言多中,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端平元年,朝廷欲乘金亡之机收复河南,又上疏反对,以为法度破坏,号令不行,财用不丰,粮草不继,恐兵兴之后引起民变。三年,进左丞相。嘉祐三年,拜平章军国重事,封肃国公。每以上游重地为念,请建节度宣抚使,提兵戍夔州路。四年,加少师、保宁军节度使,封鲁国公。卒谥文惠。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等。


猜你喜欢

  • 宣嗣宗

    【生卒】:1380—1431【介绍】:明松江府嘉定人,字彦初。永乐三年举楷书士,授中书舍人。与修《成祖实录》,进验封郎中,卒官。

  • 秦玉莲

    【介绍】:元人,艺妓。与其妹秦小莲俱善唱诸宫调,艺绝一时。

  • 张翼

    【介绍】:明浙江馀杭人,字二星。与包衡同读书,摘录隽语僻事,成《清赏录》。

  • 赵骘

    隐弟。进士。咸通初,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官至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参见《新唐书》)【生卒】:?—约871【介绍】:唐京兆奉天人,字玄锡。赵隐弟。宣宗大中六年进士。懿宗咸通二年,自右拾遗

  • 宗泐

    【生卒】:1317—1391【介绍】: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

  • 拓跋贺傉

    【生卒】:?—325【介绍】:十六国时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猗中子。母惟氏杀拓跋郁律而立之,由惟氏专政,贺傉不亲政事,时称“女国”。遣使与后赵石勒通和。四年后临朝,以诸部人情不顺,筑城于东木根山,徙都

  • 王茂

    【生卒】:457—516字休远,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少好读兵书,通其大旨。宋顺帝时为奉朝请,至齐迁至辅国长史、襄阳太守。萧衍自雍州起兵,每以其为前锋,屡立战功。梁国建立,授领军将军,封望蔡县公。江

  • 元简

    【生卒】:?-499字叔亮,文成帝子。孝文帝太和五年封齐郡王。位至太保。帝与其相见,行家人礼。好酒,妻禁其饮,乞求盗窃,百态备至。不能料理公私事务。卒,谥灵王。(,参见《北史》)【生卒】:?—499【

  • 托克雅

    【生卒】:1583——1645姓瑚尔哈。满洲正红旗人。历官正红旗蒙古梅勒额真、陵寝总管。得甲喇章京世职。皇太极时多次从军伐明,攻锦州、大同、山东地方。顺治二年九月卒。

  • 刘瑾

    【介绍】:宋吉州永新人,字元忠。刘沆子。第进士。为馆阁校勘。历通判睦州、淮南转运副使、河北转运使等,累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坐事改镇广州。与枢密院论戍兵不合,改虔州。战棹都监杨从先奉旨募兵不至,擅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