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隽
【介绍】:
宋潭州醴陵人,字景贤。习《春秋》,时称丁三传。五世同居,家无闲言。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诏旌其门曰义和坊。
【介绍】:
宋潭州醴陵人,字景贤。习《春秋》,时称丁三传。五世同居,家无闲言。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诏旌其门曰义和坊。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明元帝时,历任左民尚书、宁朔将军。善安集百姓。以功封交阯侯。太武帝时,镇河南。威信著于境外。后以宋兵将军率兵袭陕城,卒于军,谥桓。(,参见《北史》)
【生卒】:前518—?字子有。亦称有子。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学生。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等主张。孔子死后,因其貌似孔子,孔门弟子怀念其师,曾一度对他特别尊重。【生卒】:前518
【介绍】:战国时秦国人,名显,昭王同母弟。与穰侯、华阳君等用事,擅秦国政。进退不请,私家富重于公室。昭王用范雎言,逐归关外封邑。
【生卒】:1485—1554【介绍】:明顺天府涿州人,字克弘,号鹿野。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劾罢顺天巡抚刘逵己。嘉靖十五年擢大同巡抚,创建五堡,声势联络,开拓田土以给边粮。官至兵部尚书。
【介绍】:东汉豫章南昌人,字季登。徐稚子。笃行孝悌,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不诣。献帝建安中卒。
【生卒】:前522—?字子木。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学生。相传孔子传《易》于他,他再传于楚人馯臂子弘(一作弓),弘传江东人矫子席,历代师传,至西汉时传之于菑川人杨何,何在武帝元朔时以治《易》任汉中大夫。【
杜丰第三子。初事铁木真潜邸,由平阳路同知升为治书侍御史。后为四川行省左丞、中书左丞。卒。谥文定。
【生卒】:752—806【介绍】:唐京兆万年人。韦待价曾孙。以荫补右千牛,累授长安丞。德宗奔梁州,武委妻子赴行在,除殿中侍御史。元琇表武以仓部员外郎充判官,以谋不用,杜门数月,转刑部员外郎。时帝以反正
【生卒】:902—947【介绍】:辽代皇帝。姓耶律,名德光,字德谨,契丹名尧骨。太祖次子。天赞初,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太祖死后,为述律太后所立。仍用天显年号。天显十一年,破后唐军,立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
【介绍】:明末清初湖南郴州人,字春山。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入清,隐居三十余年。所著书收入《四库全书》者有《周易辨正》等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