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杞

高杞

?—1826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高佳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充军机章京。五十二年(1787),任内务府郎中,后历任山西道监察使、襄阳府和武昌府知府。六十年(1795),参与镇压湖南苗族反清斗争,随总督毕沅赴常德办理粮饷、军火。嘉庆元年(1796),随毕沅至湖北枝江等地镇压天理教起义,复统兵于当阳,同豫省清军会攻义军,得赏“玛尚阿巴图鲁”号。二年,擢湖北巡抚,与明亮、德楞泰继续镇压天理教起义。六年(1801),署工部左侍郎。受命疏浚通惠河下游及大通桥至通州一带运道。七年,任湖南巡抚。后以其因循废弛,吏治不修,降一级调用,命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帮办大臣、乌鲁木齐领队大臣。后又因勒索百姓,被革职。十二年(1807),赏三等侍卫,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办事大臣。十六年(1811),擢浙江巡抚。奉命查办浙江三府粮价日增、民食拮据情事。十八年,任河南巡抚、热河都统。于直隶、河南镇压天理教起义。同年,署甘陕总督。后屡降级留任。

猜你喜欢

  • 贡乔坚赞

    1764—1853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二十四任堪布。藏族。生于桑云地方之察尔察家族。6岁从嘉木样二世出家,同年迎至拉卜楞寺坐床,拜密宗格西桑丹森格为经师。三十九年(1774),入经院学习。四十九年(17

  • 火圈

    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对其附近一些少数民族进行统治和经济剥削的组织。详见“卡西双火圈”(547页)。

  • 拜寺口寺院遗址

    西夏塔寺遗址。见“拜寺口塔”(1664页)。

  • 建昌府

    地名。南诏时置(治今四川西昌市)。战国、秦、汉初皆称“邛都”。秦曾略通五尺道,置吏。汉武帝遣司马相如往谕,设邛都县,寻罢。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复设邛都县。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

  • 伏藏

    藏语称“朵儿”,意“埋藏地下之物”,实指埋藏于地下的经书。古代藏族僧人有将重要佛典和著作埋于地下、岩洞、古寺殿堂或梁柱下之俗,待多年后取出,公诸于世,视为珍宝。藏传佛教称之为“伏藏”。在藏族本教中亦有

  • 大过年

    普米族春节。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云南宁蒗在十二月初八,因其以该月初七为岁首。而兰坪和维西则在正月初一。一般为期三至四天,有时长达半月。除夕之日,各家除团聚吃年饭外,要在院内、大门外栽插青松,以示四季长青

  • 十六地方官

    唐吐蕃官名,又译称“十岑”。指吐蕃“四如”或“五如” (“如”即军事行政单位“翼”)中每如所设的16个地方官,即16域本。如伍如的16地方官是:堆隆、隆雪、墨竹、当雪、萨凯、热卡夏、帕兰、恩兰、昌域、

  • 李桢

    1200—1258蒙古军将领。字斡臣,本西夏宗室子,元代唐兀氏。夏末随父入金应童试中选。既长,入为质子,以文学得近侍,太宗赐名玉出干必阇赤。太宗七年(1235)从皇子阔出攻金,下河南诸郡,至唐、邓二州

  • 别里古台

    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别里古带、别勒古台、孛鲁古台、伯勒格德依。孛儿只斤氏。※也速该庶子,※成吉思汗异母弟。勇力多智谋。幼年全家屡遭泰赤乌部、蔑儿乞部凌辱追逼,生母为蔑儿乞人所掠,后得克烈部、札只刺部

  • 即“虾”(16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