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彪

高彪

金初将领。渤海族遗裔。本名召和失。先世于渤海亡后被辽徙居辰州(治今辽宁省盖县)。辽兴、辰、开三镇节度使安国之孙,刺史六哥子。始生,其父听信术者言,以其时日不利,逐之,藏于外家。及阿骨打起兵,辽征兵东京。闻年迈之父须从军,返家代父行。与金兵战于出河店(故址在今黑龙江肇源县西),辽兵皆败走,独彼力战,金军帅赞其勇。金收国二年(1116)五月,金将完颜斡鲁攻克东京(今辽宁辽阳市),随父降金。父告老后,代父为榆河州千户。从斡鲁,累战有功。天会五年(1127),授静江军节度使、寿州刺史。翌年,随金伐宋,徇地山东,攻城克敌,数受重赏。七年,随完颜宗弼袭宋高宗至杭州,与宋将韩世忠战于黄天荡。八年,从攻陕西,取廓州,每战皆以勇敢力战著于军。十五年,刘豫齐国废后,摄滕阳军以东诸路兵马都统。为武宁军节度使时,因贪财坐赃,海陵王以其功高,杖而释之。后历官沂州防御使,安化、安国、武胜军节度使,行台兵部尚书、京兆尹、武定军节度使、归德尹、枢密副使,先后封郜国公、舒国公,赐名彪。史称其机巧勇健,每临阵身先士卒,经大小数十战,皆以少击众,无不获胜;待人无贵贱,皆温颜迎之。

猜你喜欢

  • 辽上京残石

    辽代契丹大字石刻。辽上京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1965年,在当地征集得契丹大字残石两块,其一正反面皆有字,正面残存10行,约64字,背面磨损甚厉,仅能辨出4字;另一背面无字,正面存8行约52字

  • 苗疆边墙

    明代在苗疆所设的沿边土墙。万历四十三年(1615),辰沅兵备参政蔡复一以苗路崎岖难以周防为由,自贵州铜仁至湖南保靖沿边建筑土墙。墙宽4尺,高9尺,墙外深濠,濠外栽竹签棘刺。迤山亘水380余里,费官银4

  • 博尔忽

    ?—1217蒙古国大将。又译孛罗忽勒、博罗浑、钵鲁欢、孛罗浑、博鲁温等。许兀慎氏。以智勇著称。原附属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部亡后,被铁木真(成吉思汗)母月伦收为养子,充当“那可儿”

  • 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西周至战国为燕国都城。秦置县,至汉,为广阳郡(或国)治所。晋至北朝历为幽州、燕国、燕郡治所。鲜卑慕容氏建前燕后,即定下“先取蓟城,次指邺都”的战略目标。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

  • 稍鲁

    烤鱼。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赫哲族地区。为旧时赫哲人保存鱼肉的方法之一。制法:搭好烤架,将洗净的鱼切成块或肉条、鱼披子放在架上,加火熏烤,干、熟后即成,然后储存备食。吃时,炒、炖、煎皆可,也可用

  • 叶熙丹璧尼玛

    即“冶熙但璧呢玛”(1120页)。

  • 窟贺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温齐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镇国公屯齐长子。顺治六年(1469),封固山贝子。康熙十三年(1674),授宗人府右宗人,寻授镶蓝旗满洲都统。以四川叛应吴三桂,随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鄂由陕西征讨之。以汉将王

  • 义坚亚礼

    元朝官员。高昌畏兀儿人。婺州路达鲁花赤※铁哥术之子。幼事真金太子于东宫。至元十五年(1278),为中书省宣使。尝使河南,适遇汴(今河南开封)、郑(今河南郑州)大疾疫,命所在村廓构室庐,备医药,以治病者

  • 那彦保

    见“那彦宝”(9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