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古泉
1860—1938
近代伊斯兰教经师。字本廉。四川成都人。回族。幼承家学,及长从云南著名经师普洱马(寿德),学习天方经典名著。及经史、诸子百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聘为皇城寺教长及开学阿訇,任职40余年,门生弟子遍于蜀中。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对《古兰经》及圣训有较深研究,尤精于天方性理之学(即宗教哲学),常以宋明理学阐明伊斯兰教义,使之为表里。
近代伊斯兰教经师。字本廉。四川成都人。回族。幼承家学,及长从云南著名经师普洱马(寿德),学习天方经典名著。及经史、诸子百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聘为皇城寺教长及开学阿訇,任职40余年,门生弟子遍于蜀中。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对《古兰经》及圣训有较深研究,尤精于天方性理之学(即宗教哲学),常以宋明理学阐明伊斯兰教义,使之为表里。
见“萨催”(2005页)。
※葛逻禄三姓之一。参见“葛逻禄”(2184页)。
即“掩㴲水”(2037页)。
见“十六天魔舞”(10页)。
?—约1937清末民初蒙古族文人。字仲严。著有《清理红本记》4卷。这是一部明、清档案材料的摘录笔记。书中所记均为原清朝内阁库存图书的朱批本,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抄录了一些鲜见的红本材料,且对某些事情记述
见“寻阁劝”(932页)。
又称“奔柴”。佤语音译。意为“做鬼的人”。解放前云南佤族地区对巫师的称呼。每个村寨有数个或十多个不等,通晓各种宗教仪式,会念驱鬼咒语和看鸡卜,除主持大的宗教祭祀活动外,还专门替人杀牲驱鬼治病。所取报酬
?—1793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鄂讷氏。世居黑龙江。乾隆中,由护军累迁至参领。三十六年(1771),从征金川有功,赐“巴图鲁”名号。又从海兰察,夺寨有功,擢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四十一年(1776),
撒拉语音译,亦作库木散,意为“一个根子”、“一姓人”、“远亲”、“外家”,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远亲组织。也是相当于宗族组织的撒拉族基层社会组织。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一般由3—5个※阿格乃(以父系血缘
契丹军名。开国初置,由墨离军详稳司管辖,属北面军官。天显三年(928),辽太宗※耶律德光亲阅墨离、皮室、拽剌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