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韦银豹

韦银豹

?—1571

明代广西壮族农民起义领袖。古田县凤凰村人。壮族。家境贫寒,自幼帮人放鸭、扛活为生。早年随父※韦朝威参加反抗明朝官府的斗争,其父被俘遇害后,决意为父报仇。正德十三年(1518,一说正德十五年)与其从父韦朝猛在古田地区重新掀起更大的反明斗争。攻占古田县城,分其地为上、下六里,并建立行政组织进行管理。洛容、灵川等地百姓纷起响应,声势浩大。朝廷大骇,令广西副总兵张佑纠集桂、湘、粤等省4万兵丁前往镇压。凭借据地险阻,率众与敌人周旋,使来犯官军疲惫不堪,散师而归。乘官军败退,攻克洛容县城,后回师古田,自立为王,设官建制。以古田为根据地,长期与官府对抗,多次粉碎官军围剿。嘉靖四十三年(1564)冬,率兵夜袭广西首府桂林,杀参政黎民衷(一说黎民表),缴获布政司所属库银4万余两(一说7万两),使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四十五年(1566),挥师北上,入湖南克城步,攻武岗,所到之处,惩办豪强贪官,开仓济贫,甚得民心。隆庆三年(1569),朝廷令江西按察使殷正茂为都佥御史,统浙、闽、湘、桂等省14万汉、土兵进行镇压。面对强敌,回师古田拒守,在凤凰山区与官军浴血奋战。凤凰山失陷,率残部退至马浪、若水一带山区,因粮尽援绝,乔装突围,伺机再起。五年(1571)六月,因叛徒出卖被捕,解至京师,英勇就义。

猜你喜欢

  •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约1211蒙古国开国功臣、汪古部首领。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为名,“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一说“剔吉”为突厥语“特勤”之音变;“忽里”为金官职“忽鲁”之音变,为“统数部之长”。世

  • 阿著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阿着簇。属洮州卫(治今甘肃临潭)。成化十九年(1483),族人札卜节来朝,贡马、驼及佛像、盔甲等物。赐宴并彩缎、绢、钞有差。后,其首领及族人与明廷保持经济、政治联系。弘治二年(14

  • 爱腾里逻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可汗

    见“怀信可汗”(1117页)。

  • 章嘉呼图克图二世

    见“章嘉若必多吉”(2095页)。

  • 骆田

    骆越人耕作的稻田称谓。古时居于交趾一带的骆越人利用江河潮水的涨落而垦种之稻田,据《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云:“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骆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

  • 刀诏丁

    ?—1800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

  • 奥里

    原为※奚族部族名,后作姓氏。一作奥理。为※五部奚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契丹征服,入辽后,是部仍沿此称。至统和十二年(994),与※梅只部、※堕瑰部合并,名依旧。为圣宗时34部之一。

  • 别载册籍人

    即“另记档案人”(551页)。

  • 虎拦哈达

    满语地名。又作呼兰哈达。“呼兰”汉译作“烟筒”;“哈达”汉译作“峰”、“崖”,合为“烟筒山”或“烟筒峰”。位于兴京(原赫图阿拉)西南(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之西),清永陵对面。明正统三年(1438)

  •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傣族土司名。亦称西双版纳宣慰使司。“车里”又作“彻里”、“车厘”。唐、宋时先后属南诏大理政权银生节度管辖。十二世纪傣族首领叭真统一各部,以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政权,称“景龙金殿国”。元至元间(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