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门巴族

门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多数自称“门巴”,另有“主巴”、“勒波”、“学增”、“达巴”、“舍杜本”等带地域概念的称呼。该族源于古门隅土著居民立、丘、皮修木、那木修等众多部落及叶邦人、荣普人、布热白人、莫巴陇巴人与一些南迁藏族等民族长期融合形成。主要分布西藏东南部※门隅地区,部分分布在珞渝地区的墨脱、梅楚卡一带,少数散居在林芝东久山区。人口约4万人(1978),1990年实施人口普查的地区,有7475人。七世纪时即属吐蕃政权管辖。九世纪初至十六世纪中臧玛王子(即赤德松赞王的长子)之后裔曾被各地臣民迎请为首领,先后建筑了拉乌康巴、桑隆巴堆冬卡、平卡扎西岗、德让、夏打陇梅惹萨顶等20余个王堡,统治门隅各地。同藏族有着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联系。解放前属封建农奴制经济,受藏族三大领主统治。差赋、乌拉繁重,部分地区保留原始农村公社制残余。操门巴语,有多种方言,属汉藏语系缅语族。部分人通晓藏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文。信藏传佛教(格鲁派和宁玛派),部分人兼信本教。多禁忌。婚姻以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为主,并兼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家庭。善歌舞。民间文学丰富,有萨玛、嘎鲁、东三巴等民歌形式。生产以农业为主,产玉米、稻谷、龙爪稷、青稞、小麦、荞麦、高粱、辣椒、豆类、油菜、甘蔗、香蕉、桔子、桃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兼营林、牧和采集业。擅长竹藤篾编织、纺织及制木碗、石锅、造纸。衣服多用自织红黑色氆氇或棉麻土布缝制。嗜酒和辣椒。居石砌碉房与干栏式木竹结构楼房。解放后,错那县、墨脱县和林芝县门巴族聚居区发生了巨大变化。1959年废除农奴制,建立人民政权。六十年代末完成民主改革,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大部分地区修筑了公路或马道,架设了水泥桥或铁索吊桥。建了水电站。有了学校、医院或卫生所、商业网点和金融机构。涌现了一批大学生和各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 冯胜

    ?—1395明初将领。又名国胜,字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喜读兵书,讲论兵法,精于骑射。元末随父避于山中,据寨自保。至正十二年(1352),与兄国用率众归附朱元璋,备宿卫,居帷幄,参

  • 杨和

    后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次子。南朝宋元嘉九年(432),为镇东将军、秦州刺史,守上邽(今甘肃天水)。十一年(434),率兵与冯翊太守蒲甲子共击宋萧承之军,相

  • 安集延

    中亚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清代浩罕汗国四城之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输诚内附清朝。光绪二年(1876),沙俄并吞浩罕后属于俄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安集延。

  • 麻儿匝安抚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宣德二年(1427)三月置。治所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马儿康。属松潘卫。明廷命喇嘛著八让卜为首任安抚使。初,著八让卜尝率众侵掠四邻及遮遏八朗安抚司朝贡者,后受松潘卫指挥佥事吴玮招抚,归

  • 西阳国

    西晋元康(291—299)初,分弋阳国置,治所在西阳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南)。永嘉(307—313)后,随县移治今湖北黄冈县东。东晋改为西阳郡,治在西阳县(湖北黄冈东)。隋开皇(581—600)初废。※

  • 生铁黎

    参见“岐黎”(1068页)。

  • 敞史

    辽代官名。官府之佐史。会同元年(938),始以南北府和国舅帐郎君官为敞史。北枢密院、南枢密院、夷离毕院、四帐都详稳司、遥辇帐和群牧司使等机构亦设有此官。四帐都详稳司和国舅乙室已小翁帐中的此官后改称将军

  • 阿古柏

    1821—1877中亚浩罕汗国军官。本名穆罕默德·雅库甫伯克。又称穆罕默德·阿古柏·伯克。别号库西伯克。汉文史籍译称“怕夏”、“帕夏”、“雅各刊”、“俄古柏”。乌孜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原为“巴特恰

  • 纳兰氏

    清代满族女诗人。揆叙妹,侄永寿,雍正时官兵部左侍郎。著有《绣余诗稿》。

  • 丘富

    ?—1561明代移居土默特的白莲教首领。号丘老祖,蒙古名一克喇把(大和尚、老祖之意)。汉族。大同左卫(今山西左云)人。嘉靖三十年(1551),因反明失败遭通缉,与其弟丘仝及萧芹等率一批白莲教徒出塞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