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郡
古郡名。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长沙国。王莽时,称填蛮。属荆州。东汉复为郡,辖县13。隋开皇(581—600)中废。大业(605—618)、唐天宝(742—756)、至德年间(756—758),三改潭州为长沙郡,辖县6。其境内昔为长沙蛮所居,多为※槃瓠蛮后裔。今有苗、土家、瑶等族居之。
古郡名。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长沙国。王莽时,称填蛮。属荆州。东汉复为郡,辖县13。隋开皇(581—600)中废。大业(605—618)、唐天宝(742—756)、至德年间(756—758),三改潭州为长沙郡,辖县6。其境内昔为长沙蛮所居,多为※槃瓠蛮后裔。今有苗、土家、瑶等族居之。
?—950五代后汉时期楚王。字德丕。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一作扶沟(今河南扶沟)人。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同母弟。原为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性谨顺,受兄宠爱,受命判内处诸司事。
见“母则黑儿普”(672页)。
见“哈喇忽剌”(1642页)。
见“脱脱”(2080页)。
见“俺答汗”(1884页)。
西夏诸王位之一。位在第四。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清末朝廷内部分满族贵族组成的党派名称。宣统末年(1911)至民国元年(1912),以皇族肃亲王善耆、载涛、载洵、载泽、溥伟,以及毓朗、铁良、良弼等人为首筹备成立。宗旨是反对共和、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
? —808沙陀首领。唐骁骑上将军※朱耶骨咄支之子,晋王※李克用曾祖。父卒,嗣爵,累迁金吾卫大将军、酒泉县公。至德(756—758)、宝应(762—763)年间,因“安史之乱”,唐无暇西顾,北庭、西州
?—403或404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素和氏(后改和氏)。世领部落,为代国附臣。以才辩知名。道武帝拓跋珪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谋算,拜龙骧将军,赐爵日南公。从平中原。天兴元年(398),以功
意谓遗产税。又译塔里卡拉。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新疆时强制推行的税制之一。其制:人死后由税吏时对其遗产进行评估,按规定收税2.5%至5%。因税吏经常高估、冒估,故税额远远超出此比例。清军收复南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