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严
越人。汉武帝伐南越时,与田甲率越人先归汉,被封归义侯。以越人善骑射,受命与田甲组织越骑将之,号为越侯兵。元鼎五年(前112)秋,南越国相吕嘉反汉,拜戈船将军率众出零陵下漓水,甲拜为下濑将军下苍梧,助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征南越,“严善将兵,而甲苛急众,未得前”。后东越反,又奉命与田甲率越侯兵出若邪、白沙,伐东越。元封元年(前110)冬,平定东越,但因其平南越时不力,故未被加封,后不知所终。
越人。汉武帝伐南越时,与田甲率越人先归汉,被封归义侯。以越人善骑射,受命与田甲组织越骑将之,号为越侯兵。元鼎五年(前112)秋,南越国相吕嘉反汉,拜戈船将军率众出零陵下漓水,甲拜为下濑将军下苍梧,助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征南越,“严善将兵,而甲苛急众,未得前”。后东越反,又奉命与田甲率越侯兵出若邪、白沙,伐东越。元封元年(前110)冬,平定东越,但因其平南越时不力,故未被加封,后不知所终。
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品部为其一(有人以为是从※频没部衍化而来),由拏女统领。契丹开国后,更其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为令稳。辽
书名。清方式济(字屋源)撰。1卷。康熙年间成书。康熙五十年(1711),其父澄峰受文字狱株连,谪居齐齐哈尔,因省亲随侍,久居谪所,以亲身经历考订文献撰是书。分方隅、山川、经制、时令、风俗、饮食、贡赋、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区古地名。元宣政院(初称总制院)先后在吐蕃设置驿站27处,计:吐蕃等处7、吐蕃等路9、乌思藏11。《元史》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九月,乌思藏因必里公之乱驿站断绝,命给财畜资助
旧时京族地区负责村寨“哈亭”(神庙)烧香之人。由村寨“嘎古”(长老)推选,经神前占卜而定,任者必须人财两旺、儿孙满堂和妻媳俱全,且任职前要为群众抬过棺材和为神庙服过杂役。任期为3年,任职期间可耕种神庙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实尔固辰卫。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女真首领完答、只鲁兀等43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以完答等为指挥佥事、千百户、镇抚,赐诰印、冠带等。在乌苏里江右侧前苏联境内华
见“达什巴图尔”(736页)。
古地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载:“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有学者认为指今台湾澎湖等地。多数学者据《后汉书·东鳀传》载有东鳀、亶州、夷州并提,而夷州即今之台湾以为通说,推断东鳀应
古城名。俗称丹阳城。位于今青海民和县南部。因其墙上长满苔藓,远望呈黑色,故又名黑城。东汉安帝(106—125在位)时置,属金城郡。后废。西晋复置。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一作塞)于白土,即此处。古城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侯补知府、丰镇蒙民理事同知德溥纂修。光绪十年(1884)成书。民国五年(1916)印刷。线装竖排铅印。1函2册,8卷。卷前凡例、目录,卷一星野、星图、占候、沿革、疆域、道路;卷
书名。以蒙文撰写。作者佚名。成书时间据推测约在咸丰五年(1855)。书中详细记录哲布尊丹巴一世、二世、三世的生平,对四世、五世、六世、七世仅简单记录其出生、坐床概史。英人鲍登从蒙文译成英文,名《库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