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布政使司
政区名。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思州、思南、贵州宣慰司置。汉属牂柯郡和武陵郡。元置八番、顺元诸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以思州、思南两宣慰相仇杀,明廷命顾成率5万兵镇压,分其地为8府4州,始设布政使司,下辖75长官司。置贵州都指挥使,领18卫。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蒋廷瓒为布政使。十四年(1416)置贵州按察使司。清初,设12府、1直隶州、3直隶厅;其下共领13州、31县、11厅、1卫。治所如故。
政区名。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思州、思南、贵州宣慰司置。汉属牂柯郡和武陵郡。元置八番、顺元诸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以思州、思南两宣慰相仇杀,明廷命顾成率5万兵镇压,分其地为8府4州,始设布政使司,下辖75长官司。置贵州都指挥使,领18卫。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蒋廷瓒为布政使。十四年(1416)置贵州按察使司。清初,设12府、1直隶州、3直隶厅;其下共领13州、31县、11厅、1卫。治所如故。
?—638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史大柰。阿史那氏。原任西突厥特勤。隋大业七年(611),随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投隋。次年,从炀帝征高丽,以功授金紫光禄大夫。闻李渊起兵太原,率部归附,与柴绍联兵大败隋将桑显
见“额尔济纳”(2533页)。
源自梵文,意为“书写员”、“录事”。当回鹘文在突厥语各部族通行时,用来称呼通晓回鹘文的录事。※叶尔羌汗国时期为汗的私人秘书、近臣。与蒙元时期之“必阇赤”,清代之“笔帖式”或“笔且齐”相同。
蒙古古代寓言体叙事诗。作者佚名。约创作于13—14世纪时。内容叙述成吉思汗养有大小两匹骏马,小马不堪严格驯练,劝说大马一齐出逃,后大马日夜思念主人,形容消瘦,小马不得已与之一同返归,但不向成吉思汗认错
?—172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大臣佟国纲长子。初任一等侍卫。康熙二十七年(1688),授广州驻防副都统。二十九年,迁镶黄旗汉军都统。三十一年(1692),因员外郎马迪往谕准噶尔部策妄阿拉
解放前塔吉克富户对奴隶的称呼。塔吉克语,意为“象牲畜一样买来的人”。多系自坎巨提、那戛尔等地买来的罪犯。在主人家里没有人身自由,一切都听从主人安排。无土地和私人财产。主人有权任意打骂或将其杀死。婚姻也
即“率宾水”(2093页)。
即“温宿”(2281页)。
见“钦差镇守辽东太监”(1671页)。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人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阿波尔”。今改称“阿迪”。现分布在西藏米林县南边的达东、亚卜克、达东更东等地。据传为阿巴达尼之子的后裔,从今米林县纳玉山沟迁去,有达东、亚别、德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