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尔布

诺尔布

①(?—1687)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车臣汗※巴布子。康熙二十年(1681),受父命携子伊勒登阿喇布坦向清朝入贡。次年,因所属巴尔呼人以牲畜及貂皮私与俄罗斯互市,清派军征俄罗斯入侵者,并命其整顿所属,与俄罗斯绝市。二十二年(1683),继其父袭车臣汗。二十五年(1686)以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札萨克图汗成衮内讧,受命导之和好。次年,与察珲多尔济向康熙帝进表,请求颁印,并奏请上尊号,未允。清帝命其“亲睦雍和,毋相侵扰。” ②(?—1731)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土尔扈特部台吉。客列亦特氏。※和鄂尔勒克从叔父、莽海后裔。世牧青海。雍正元年(1723),率众响应青海和硕特部台吉罗卜藏丹津反清,后悔罪,获赦免。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九年(1731)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遣祃木特领兵掠清科舍图卡伦驼马时,受清廷派遣,与和硕特札萨克公拉察布设汛腾格里备御,乘间叛清,盗掠驼马。后为和硕亲王察罕丹津、台吉阿喇布济击败,被执送京师,处死。 ③(?—176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纳木札勒多尔济子。初为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1756),其叔策登扎布附和托辉特部青衮咱卜叛,他劝阻,不听,遂与台吉固穆扎卜等赴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朗特)军告变,并率属由博罗哈布齐尔徙牧察罕扎辉,以功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二十二年,驻防布延图额德格特汛。二十七年(1762),解军驼赴伊犁助军需。三十一年(1766),送马4000赴乌鲁木齐。

猜你喜欢

  • 伊盟事变

    国民党军队镇压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激起的事变。又称“三二六”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任命陈长捷为伊盟守备军总司令,并率部队进入伊盟,实行“党政军一元化”政策和“反共灭蒙”的方针,镇压抗日群众

  • 摩会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出自大贺氏族。贞观二年(628),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开契丹历史归附中原王朝之先河,从而引起突厥恐慌,急遣使索讨,愿以反唐隋将梁师都(时称“梁国皇帝”,依附突厥)易之,唐太宗严

  • 赫尔克提

    1634—172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诗人。一译海尔克特。原名穆罕默德·伊敏和卓木·库力·鄂里。喀什噶尔(今喀什)塔孜温区巴鄂奇村人。顺治七年(1650),入经学院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康熙三年(1664

  • 白马淀

    见“广平淀”(131页)。

  • 反“人籍费”斗争

    延边朝鲜族人民反对官府、※乡约勒索的群众运动。民国初期,和龙县豪绅陈天障和县知事杨培祖勾结,设立所谓“总社”(地方行政机构),除向人民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外,又以征收“入籍费”为名,要每户朝鲜族交现

  • 雷再浩

    ?—1847清道光朝湘桂边区瑶民起义首领。湖南新宁县黄卜峒人。瑶族。出身农民家庭,曾参加道光十六年(1836)蓝正樽领导的瑶山八峒起义,失败后,与广西全州庄塘村汉族李世德等在湘桂边界组织“棒棒会”,广

  • 李英

    ①(?—1215)金末官员。渤海族遗裔。字子贤。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金代又被徙益都府(治今山东益都县)。明昌五年(1194)进士。历官淳化主簿、登州军事判官、封丘县令、通远县

  • 青海筹边学校

    学校名。1927年创置。校址位于西宁马坊街三圣庙。其前身是“青海蒙古半日学堂”见(1283页)。

  • 博士

    西夏职官名。蕃、汉大学院设。又蕃汉三学院设百法博士。

  • 尔布果

    彝语音译。意为按下种量交纳实物地租。旧时流行四川凉山美姑巴普、三河以达一带彝族奴隶社会的一种剥削制度。主要实行于高寒山区刚开垦的贫瘠土地。为定租的一种。下种2斗,则交给土地主人2斗粮。出租者为黑彝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