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部裕固语

西部裕固语

我国部分裕固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使用人口近5000 (1989)。西部裕固语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成分。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个基本元音,除i和y外,其它6个各有一个相应的带擦元音;由于借词影响和语音变化出现了一些复元音;元音和谐不十分严整,但在固有词中仍有一定的规律;有28个辅音音位;除有一套舌叶音外,还有一套舌尖后音;塞音和塞擦音都是清音,只分送气和不送气两种;有些词首的j和同语族部分语言词首的d3相对应,一些词的读音保留了古代的语音特点;在固有词词尾有少量的复辅音;由于借词的影响在词首和词尾出现了一些新的复辅音;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和领属性人称范畴,但没有谓语性人称的范畴,领属性人称也有逐渐消失的趋势;部分形容词有级的范畴;数词11至19和21至29的构成保留了古代突厥与回鹘文献语言的特点;有相当数量的量词,其中有不少借自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除有数的区别外,又分为在场的、不在场的和较远的3种;动词有态、式、时、体等范畴和形动词、副动词等形式,没有人称范畴;缺少连词,复合句不太发达;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在被修饰成分之前。在词汇方面,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其次是复合法;保留有突厥、回鹘文献语言中一些古老的词;有较多的汉语借词,而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很少。西部裕固语内部差别不大。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两个主要分布区大河区和明花区之间除少数词有所不同外,其音位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基本相同。

猜你喜欢

  • 珠尔默特那木扎勒

    ?—175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郡王。藏文史籍作达赖巴图尔。后藏人。藏族。噶伦※颇罗鼐之子。乾隆四年(1739),委任头等台吉,管理藏北39族、达木蒙古。十二年(1747),承袭其父郡王爵。任职后,虐使

  • 乙斯勃

    见“乙习本”(3页)。

  • 汗点格尔

    裕固语音译,又作点格尔汗。“汗”意为“可汗”,“点格尔”意为“上苍”、“天”,“汗点格尔”意为“敬天可汗”,汉族称之为敬毛神。旧时裕固族中保留的原始萨满教崇拜。祭祀由神职人员艾勒哲主持。“艾勒哲”,裕

  • 皮被河城

    辽代地名。为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祖赫雷姆古城。辽时此地为边区,是城为边防城,以屯戍而立,地控北边,时于此置兵500。金废。

  • 它斯罕

    鱼肉松。赫哲语音译。又称“鱼毛”。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保存和食用鱼肉的方法,对脂肪多不宜晒鱼干的鲤、怀头、胖头、草根、青、白、鳇等鱼,通常制成

  • 哈里古沁

    明代东蒙古部名。意为捕獭者。明中期,服属满都鲁可汗。其首领鸿郭赉因惧失去领地属民,出面离间满都鲁与其侄孙孛罗忽济农的关系,被满都鲁杀死。

  • 和礼霍孙

    元朝大臣。又译和鲁火孙、和鲁霍孙、火鲁火孙、火礼霍孙。蒙古人。世祖至元五年(1268),任翰林待制兼起居注。九年,谏言选汉官子弟入蒙古字国子学,习蒙古字。十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兼会同馆事,主朝廷咨访,降

  • 辅日海

    即“蒲昌海”(2319页)。

  • 囊差

    见“内差”(306页)。

  • 拜生达

    蒙古语音译,亦译白通达、排生达。清代蒙古主管王府事务的官员。总揽府内庶务,掌管王府对外事宜。四等台吉待遇。额设1人,下设哈番两名,协助管理王府厨房、厩舍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