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城十六府

西城十六府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十六羁縻都督府统称。又称西域十六都督州府。据《新唐书·地理七》,十六府名称、府治是:①月氏都督府,设治于吐火罗国阿缓城(位于今阿富汗北部);②大汗都督府,治哒部活路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③条支都督府,治诃达罗支国伏宝瑟颠城(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南);④天马都督府,治解苏国数瞒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杜尚别城南);⑤高附都督府,治骨咄施沃沙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三角洲);⑥修鲜都督府,治罽宾国遏纥城(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⑦写凤都督府,治帆延(梵衍那)国罗烂城(位于今阿富汗巴米羊地区;⑧悦般州都督府,治石汗那国艳城(位于今兴都库什山麓);⑨奇沙州都督府,治护时犍国遏蜜城(今阿富汗迈马纳东北);⑩姑墨州(一作和默州)都督府,治怛没国怛没城(位于今阿姆河流域帖尔梅兹一带);(11)旅獒州都督府,治乌拉噶国摩竭城(位于今阿富汗格吉城地区);(12)昆墟州都督府,治多勒建国低宝那城(位于今阿富汗迈马纳城地别克斯坦杜尚别东北);(14)鸟飞州都督府,治护蜜多国摸逵(达)城(位于今帕米尔瓦罕);(15)王庭州都督府,治久越得犍国步师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16)波斯都督府,治波斯国疾陵城(今伊朗、阿富汗交界处)。各以其王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猜你喜欢

  • 陇川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至顺元年(1330),改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

  • 北魏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也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所建。4世纪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国,东晋太元元年(代建国三十九年,376),为前秦苻坚所灭。十一年(

  • 赤狄

    北方古族名。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部分。一说狄人信仰萨满教,以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赤狄居南,崇尚赤色,着赤色衣饰,故称。与白狄、长狄、众狄等组成部落联盟,居于盟主地位,役使其他

  • 李文凤

    明代壮族知名学者。字廷仪。广西宜山人。自幼笃学,博识书传。嘉靖十一年(1532),举进士,历官云南按察司佥事。后称疾辞官返故里,闭门著述,其代表作有《月山丛谈》、《越峤书》等。

  • 上察隅

    区名。今西藏东南部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松冷。除藏族、珞巴族外,现有巨玉、德麦、车另、如苏等4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2473页)。

  • 文海

    ①西夏文字书。著者不详,成书约在西夏早期。原书有平声、上声、杂类三部分。现存为12世纪中期木刻本,已残,蝴蝶装,页面29×18厘米。上声部分全佚,平声、杂类有部分残缺,计有110页,3000多字条。每

  • 粘罕

    ①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心”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金初国相完颜撒改长子※完颜宗翰本名粘罕,《金史·腊醅传》又有失其姓氏的富者粘罕。 ②见“完颜宗干”(1155页)。

  • 蒙古游牧记

    书名。清张穆撰。成书于道光十九至二十九(1839—1849)。16卷。卷1: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游牧所在;卷2: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游牧所在;卷3:内蒙古昭

  • 和硕特西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青海王旗。雍正三年(1725)置。多罗贝勒朋素克旺札勒受封札萨克,掌旗务。下设8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布喀河(今布哈河)南岸。东至北末

  • 八旗满洲

    清代八旗组织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俗称满洲八旗。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将满族社会原有的牛录组织加以改组扩大,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黄、红、蓝、白四旗。四十三年(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