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蓟县白塔

蓟县白塔

又称观音寺白塔、渔阳郡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天津蓟县城内西南隅。通高30. 6米。塔中曾发现石函,有“清宁四年(1058)岁次戊戍四月二日记”字样。此塔造型奇特,对考查宗教、历史、建筑等有特殊价值。中国古塔建筑一般分为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喇嘛塔式、金刚宝座塔式、花塔式、过街塔式等。辽金塔多为八角密檐式。喇嘛式塔后起。而此塔下为八角檐式,上为喇嘛塔式。此种式样,全国仅存两例(另一例是北京房山云居寺北塔),甚为珍贵。塔基为一高大须弥座,上雕饰各种复杂图案。基上雕出斗拱,挑出两层平台,围双重栏杆,再上仰覆莲花。第一层塔身高大,四正面辟门,南面是真门,余为装饰门,门楣拱形。塔面浮雕神兽、花卉、飞天等,造型生动。转角处雕出小塔。上出檐两层,两层间距离近。这些完全是辽金密檐塔的典型风格。两层檐上又设一台座,上置覆钵状圆形塔肚,均匀分布十六悬鱼。再上又出一层檐,上置相轮,依喇嘛塔通例,十三圈,象征十三天。再上为铜制宝珠刹顶,直插云天。1982年,国家拨款维修时,发现塔中还有一塔,经鉴定,塔中塔为原塔。里塔砖雕风格与外塔一样,外塔是重修时在原塔外包砌一层,遂比原塔高大,这尤为建筑史家们感兴趣。

猜你喜欢

  • 猛可真

    明代蒙古女头领。朵颜卫都督※革兰台弟脱力之女,喀喇沁部领主青把都姨母。初嫁俺答汗弟昆都力哈(老把都)。被遗弃后,偕青把都部属小阿卜户住马兰谷(在今河北遵化西北)塞外,岁受明抚赏,成为万历(1573—1

  • 慕州

    渤海王国置。为安远府所辖4州之一,领慕化、崇平2县。辽灭渤海后,废2县,迁其民于今吉林省靖宁县南、浑江市北一带地区,仍以原州名置州,隶渌州。

  • 巴图博罗特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札萨克和硕亲王※车凌乌巴什族中台吉。乾隆十八年(1753),随“三车凌”内附,授札萨克多罗贝勒。后因追随阿睦尔撒纳反清,于辉巴朗山为清副都统瑚尔起擒执,被处死。

  • 大坌坑文化

    台湾先民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1964年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师生在台北八里乡大坌坑首次发掘,故命。出土遗物以粗砂陶片为主,从陶片中能辨认出有碗、瓮、瓿等器皿,体部盖满绳印纹。石器有小型打制石斧、磨制小型

  • 白崖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大历七年(772),阁罗凤在勃弄川筑白崖城,设睑,故又称勃弄睑。樊绰《云南志》载:“城高十丈,四面皆引水环流,惟开南北两门……城北门外有慈竹丛,大如人胫,高百余

  • 南诏圣明文武皇帝

    见“隆舜”(2136页)。

  • 迎月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载,夏历正月十五日“初昏,持炬登高,谓之迎月”。另据李朝金迈淳《洌阳岁时记》正月条载,是日初昏,农家“束炬点火成群,向东而

  • 耶律裹履

    辽代后期画家。名又记作邻里。字海邻。契丹族。为六院夷离堇蒲古只后人。史载其风神爽秀,工于画。辽兴宗朝入仕,重熙(1032—1055)中,累迁同知点检司事。奉诏三赴西夏,索回被执驸马都尉萧都覩,转永兴宫

  • 学冈

    见“藏币”(2567页)。

  • 秃黑鲁帖木儿麻扎

    古墓名。位于今新疆霍城县古阿力麻城东门外。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别失八里王秃黑鲁帖木儿死后,于次年修建。陵墓全部用砖砌成,作穹窿状,无木柱横梁,有暗梯可以登临。高9.7米,正面宽10.8米,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