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韩家奴

萧韩家奴

①(975—1046)辽中期学者。字休坚。契丹族。涅剌部人。为中书令萧安抟之孙。史载其幼好学,少时读书南山,博览经史,通习契丹、汉两种文字。为人正直,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奴为高价出手,闻之曰:“利已误人,非吾所欲”。乃还钱取牛。圣宗朝,统和十四年(996)始入宦途。二十八年(1010),为右通进,典南京(今北京)栗园。至辽兴宗即位,重熙初年,任同知三司使事。四年(1035),迁天成军节度使,徙彰愍宫使。以文才出众,兴宗邀为诗友,所作《四时逸乐赋》受帝赞。在《答制问》中提出:“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轻徭省役,使民务农。”“节盘游,简驿传,薄赋敛,戒奢侈。”的主张,颇有见识。是擢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兴宗称其“为时大儒”。 (《辽史》卷103)令记帝宫实录,倍受青睐。每入侍,皆赐坐,常与兴宗交杯作赋,并时时规讽,秉笔直书。十三年(1044),奉敕与耶律庶成、耶律谷欲录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集为20卷进上。十五年(1046),复诏制礼典,乃博考经籍、撰出3卷。又依旨译书,将《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等译为契丹文。时已年迈,朝谒不便,拜归德军节度使。召修国史。年七十二而卒。撰有《六义集》12卷行世。惜著书、译书今皆不存,仅于《辽史》中录有重熙四年《答制问》和十三年《请追崇四祖皇帝疏》,可窥其文采。 ②辽代将领。字括宁。奚族。为奚族首领萧渤鲁恩之后。史载其性孝友。辽圣宗朝入仕。太平年间,补祗候郎君,累迁敦睦宫使,为左翼都监领兵攻西夏。以功迁北面林牙。寻为南院副部署,受赐玉带,改奚六部大王。任内有绩。入道宗朝,清宁初年,封韩国公。历南京统军使、北院宣徽使,封兰陵郡王。九年(1063),以招服奚兵。平皇太叔耶律重元叛有功,迁殿前都点检,封荆王,赐“资忠保义奉国竭贞平乱功臣”。咸雍二年(1066),迁西南面招讨使,八年十一月,迁知左夷离毕事。大康三年(1077)二月,加尚父,徙封吴王,受赐白花海东青。于时,见皇太子耶律濬受诬被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力奏其冤,受阻不达。四年,复为西南面招讨使。次年十月,帝诏惟皇子仍一字王,余并削降,遂例改兰陵王(一作兰陵郡王)。寻致仕归里。

猜你喜欢

  • 答兰版朱思

    元代地名。又译答阑巴勒主惕。意“七十沼泽”,地在克鲁伦河上游臣赫尔河附近。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后,与札只剌等部间发生的※十三翼之战即在此。

  • 哈什木

    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一译哈色木。蒙古族。吐鲁番人。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裔吐鲁番苏勒坦阿布勒阿哈默特汗子(一作伊斯恳德尔子)。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五十九年(1720),闻清军进击乌鲁木齐,偕兄莽苏尔率

  • 粘割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粘哥、粘葛等。居盖州(治今辽宁盖县)等地。后散居西南路招讨司(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及中原地区。有粘割韩奴者,大定年间(1161—1189)使西辽招降,被杀。

  • 白龙江

    即“羌水”(1139页)。

  • 朵儿必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正月,朵儿必河、恨古河等处女真首领官夫答兰等81人来朝,以其居地置此卫,任官夫答兰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左侧阿姆贡河支流噶尔毕

  • 布侬

    壮语音译,意为“侬人”。部分壮族及少数布依族自称。分布在今云南文山,广西左、右江流域及贵州册亨县境内。多姓侬,北宋※侬智高起义失败后,部分改为赵姓、许姓,余去人字旁而为农姓。今广西、云南之布侬统称壮族

  • 垦辟蒙荒奖励办法

    袁世凯政府为鼓励垦辟蒙荒,增加财政收入,于1914年2月制定此办法,内容为:凡各蒙旗愿将各旗地亩报垦或自行招放者及领垦蒙荒者得给予奖励。并规定报垦1000方以上者给予勋章,5000方以上者给予翊卫处各

  • 尕最

    又称世袭总掌教、世袭总理掌教。历史上撒拉族所奉伊斯兰教※尕最制度中的最高职衔。世袭。驻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总寺)。职责为执掌宗教法规,监督宗教仪式的遵行,同时也是宗教法庭的总法官

  • 励志月刊

    蒙古青年学生主办的刊物。1930年6月,学生陈松山、陈绍武、陶立滨等成立蒙古青年励志会。1931年3月30日出版该刊物,铅印,32开。社址在北平后门外雨儿胡同29号。为综合性刊物,主要对蒙古族进行宣传

  • 刘振欣

    ?—1869清同治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官坊村人。黎族。同治六年(1867)六月,崖州乐安汛千总外委洪云章至官坊村强行摊派修筑土城之资。因不堪征索之苦,聚集村民当即将洪击毙。翌年冬,与其兄刘那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