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非派

苏非派

伊斯兰教教派之一。语源有3说:一言出自希腊文“索非亚”,意谓“智慧”;一说出自阿拉伯语“沙甫”,意谓“纯洁”;多数学者主张源于阿伯文“苏非”,意为“羊毛和驼毛”。以其首领常穿羊毛长衫而得名。其最早发源地是伊拉克、叙利亚。后传入埃及、西班牙、马格里布诸地,被视为异教。11世纪时被改造纳入正统派合法地位。其间溶入了佛教、柏拉图某些思想因素。16世纪中期传入新疆南部,通称“依禅”。继传入甘宁青地区,形成西北穆斯林门官。主张神智论和泛神论,追求通过沉思和冥想途径进行功修,并以神秘的仪式,即不断低声默念“则可若”(一称“齐克尔”)以代替每日5次的纳玛孜,来达到“人神合一”,“见我便见他,见他便见我”的境界。教团首领常被推崇为“圣人”,谓为拥有“神奇”的力量。功劳卓著的圣徒墓地被当作朝圣地点。其流派支系很多。

猜你喜欢

  • 大廊厅

    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行政机构名。设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者)及管家等职,分管寺院的土地、牲畜、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等各种财产的收支,以及外事工作,并管辖“塔娃”(下层贫民)。

  • 詹沂

    明朝大臣、文学家。字浴之、号鲁泉。安徽宣城(今宣城县)人。回族。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新建县(今属江西南昌市)知县,有惠政,升给事中。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调任山东副使,后裁归故里。旋复被起用为浙江

  • 永通万国钱

    宇文氏所建北周铜币名。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下诏铸※布泉钱,建德三年(574),又铸※五行大布钱。宣帝大象元年(579)十一月,初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令与五行大布、五铢同时流通使用。参见“

  • 月氏

    ①西域古族名。一作月支。周秦至汉初,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其族属,《魏略·西戎传》称其为羌,《旧唐书》谓其为戎。学术界则众说纷纭:有突厥说、雅利安人说、伊朗族说等。王国维认为《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氏,

  • 瑞竹堂经验方

    书名。元代回回人萨德弥实编撰。乃作者考订各家方书,博采经验诸方,加以分门别类,于泰定三年(1326)修成并刊行。为元代著名医方类书。凡15卷,分24门。原本早佚。传世为残钞本。今有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

  • 帖木儿汗国

    国名。14世纪后期河中帖木儿在中亚建立的国家政权。又称帖木儿帝国、帖木儿王朝。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秃黑鲁帖木儿(1329—1363)死后,察合台汗国因内乱,帖木儿乘机起兵,夺取撒马尔罕、布哈拉

  • 太悉伏

    南北朝时期鲜卑薛干部首领。《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作“他斗伏”,一说即《魏书·薛野䐗传》之“达头”。原居于三城(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北魏登国六年(391),铁弗匈奴首领刘卫辰败亡后,率部

  • 必济

    即“妣吉”(1260页)。

  • 史记

    纪传体史书。原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者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前145—前86)撰。130卷。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少好学,及长漫游名川大山,考察古迹,采集传说。父司马谈卒后

  • 莎车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直隶州改置。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城。辖蒲犁厅(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楚州(治所在今巴楚县东南)及叶城、皮山2县。管领村庄184处,30驿站,32卡伦及布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