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至正造火铳

至正造火铳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铳。铳部刻有“至正辛卯”(即至正十一年,1351)和“天山”等铭文。火铳长43.5厘米,铳口直径3厘米,重4.75公斤。这支火铳重量较轻,管身较长,因此穿甲能力比较强,适用于冲锋陷阵,在尾部安装木板,在铳筒尾口缘两侧,有两个约0.3—0.4厘米的小孔,以便装上木板后用细铁钉固定。作为单兵使用的武器,该铜火铳具有初期枪的类型。现藏革命军事博物馆。

猜你喜欢

  • 天道教

    朝鲜族民间信仰的宗教。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消失。原系创立于1860年的“东学教”,以表示与“西学”(天主教)对立。1906年改此称。此教是以朝鲜族原有的天神思想为基础,并吸收儒、佛、道三教及若干图腾

  • 李嗣肱

    879—923五代时后唐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唐末昭义军节度使※李克修次子。少有胆略,在晋王李存勖与后梁朱氏对峙中,屡立战功。夹城之役,从周德威为前锋,以功授检校左仆射,入为三城巡检,知衙内事。天祐

  • 归真要道释义

    书名。简称《归真要道》,亦音译“米尔萨德”。清初回族经师※伍遵契译。原著为波斯文。作者为德黑兰的阿布杜拉(活动于十三世纪中叶)。成书于希吉来历(回教、即伊斯兰教历) 618年(宋嘉定十四年、1221)

  • 上司起义

    清代后期布依族农民起义。因起义地点在贵州独山州丰宁上长官司(简称“上司”),故名。清咸丰四年(1854)初,布依族农民领袖杨元保之父因抗捐被捕入狱而死,当地农民奋起,共推其子斋教(白莲教教派之一)首领

  • 纥石烈德

    ?—1221金大臣。字广之。真定路(治今河北正定县)山春猛安人。女真族。纥石烈氏。明昌二年(1191)进士。由南京教授,累迁为肇州防御使。贞祐二年(1214),肇州升为武兴军节度,为节度使宣抚司署都提

  • 相加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记其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之第一等级,位在※“对卢”等诸官之上;《北史》、《新唐书》等所列凡12等级官号中,不见其名。

  • 黄把都儿

    见“摆三勿儿威正台吉”(2354页)。

  • 思任法

    ?—1446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任发。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子。永乐十一年(1413),代兄※思行法任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初,与明保持密切关系,屡遣使入贡示好。同时不断扩张辖地,兼并周邻孟

  • 余角

    ?—1664清初畲族起义军首领,畲族,福建建宁人。康熙二年(1663),得知王铁佛在建宁结寨起兵抗清,进攻邵武,即号召畲民,并于茶仔畲结寨,起兵响应,抗击清军。次年,清兵围剿茶仔畲,寨破被捕,遭杀害,

  • 尼古奔

    见“费雅喀”(17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