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堂沃工
见“合亩制”(834页)。
见“合亩制”(834页)。
见“仡僚”(571页),“仡佬族”(572页)。
见“阿旺洛锥嘉措”(1245页)。
?—292或293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力微子。晋武帝太康七年(286),继兄拓跋悉鹿为长。史称其“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扭转其兄在位时诸部离叛、境内纷扰的局面。惠帝元康二年或三年(292或293)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宴会时,宰杀牲畜、备办果品和菜馔等事务。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见“蛮”(2272页)、“荆蛮”(1583页)、“蛮方”(2272页)。
古代对南方越人一种泛称。亦作扬粤。其分布因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文献记述有所不同,故后人说法也不一:有说在古扬州地(今淮南、长江下游及岭南东部);有说在汉水流域;也有根据秦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
见“东科尔”(512页)。
?—535北魏将领。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其先荆州蛮酋领,被迁于代。平城镇长史、归义侯樊兴子。六镇大起义后,南至并州投附尔朱荣,为都督府仓曹参军。孝昌三年(527)冬,奉命至洛阳,以应对称旨,
见“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420页)。
即“济木萨”(17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