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是本族自称。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南疆为最多,少数散居于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全国总人口7214431人(1990)。先民为公元前3世纪丁零、北魏时的高车、敕勒、袁纥、乌护,唐代的回纥、回鹘,元明时期的畏兀儿。是9世纪中叶西迁回鹘人,与原居住于今新疆地区的土著各族长期相处融合逐渐发展而来。一说系由古代塔里木盆地土著居民发展而来。西迁回纥人在历史上曾先后在中亚和新疆地区建立喀喇汗王朝和高昌王国。13世纪初年,相继归附蒙古国,后大部分由察合台汗国管辖。许多维于尔人入仕元朝,涌现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最早的蒙古字,就是塔塔统阿采用回鹘文字母制成的。廉希宪、桑哥、阿礼海牙、燕只不花、脱烈海牙等皆在元朝政府或地方政府中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平章政事及宣慰使等要职。贯云石精通汉文、善草隶书、工诗文、散曲。沙剌班、廉惠山海牙曾受命参加《金史》、《辽史》和宋英宗、显宗实录的纂修。16世纪初年,叶尔羌汗国建立后,为汗国的主体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17世纪70年代末,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强盛,隶属准噶尔。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被平定,接受清朝政府统治。此后,与新疆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曾屡配合清军同沙俄扩张主义势力、英国殖民者及阿古柏傀儡政权进行长期斗争。1944—1949年,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为促进新疆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历史上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袄教和佛教。10世纪末叶起,逐渐改奉伊斯兰教。由于中亚和卓家族影响,后分裂为“白山派”和“黑山派”,内部教争激烈,广大人民深受其苦。操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老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正在推广。文化发达,喀喇汗王朝著名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叙事长诗《福乐智慧》、马合木·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词典》,不仅是维吾尔历史的文学艺术杰作,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民间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亦有广泛影响,是维吾尔传统歌舞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乐器品种繁多,造型精巧。“独他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和合奏乐器。民间舞蹈形式多样,格调欢快,轻巧、优美,富有节奏感。喜戴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花纹的四楞小花帽。妇女喜戴耳环、手镯和项链。农业、手工业都发达,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甜瓜、库尔勒香梨、和田的织毯都享有盛誉。解放后,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和交通事业发展迅速。

猜你喜欢

  • 马世杰

    1608—?清初诗人。字万长。江苏溧阳县人。回族。清顺治八年(1651),被选为贡生,入北京国子监就读。后因耳疾,回归故里。在溧阳南山设馆教书,间或吟诗作文。其诗多抨击时弊,词意俱新。与弟世俊同以诗文

  • 达赖喇嘛

    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达赖、班禅)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意译“海上师”。“达赖”原为蒙语。藏译为“嘉措”,汉译为“海”;“喇嘛”,藏语意为“上师”。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蒙古土

  • 耶律李胡

    912—960辽初皇子。一名洪古,字奚隐。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三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弟。是辽初皇族斗争中的重要人物。少豪侠,善弹工射,被太祖昵称为“吾家铁儿”。15岁时,即从父东征,异常勇敢,

  • 恰域拉主万户

    详见“恰域万户”(1725页)。

  • 你实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益实卫和正统后所设亦实卫均称作伊实卫。

  • 特末隐

    见“萧德”(1991页)。

  • 札雅寺

    清代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寺庙。又译乍音寺。位于衮鲁乌拉山山麓。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一世罗卜藏布林拉伊自西藏经北京至喀尔喀时建。在康熙年间仿拉萨布达拉宫形式,为藏式三层楼建筑,寺庙附近山河亦按拉萨山河名称

  • 南诏四渎

    南诏封江河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封金沙江为一渎,祀在罗武部(今云南武定县);封澜沧江为一渎,祀在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封黑惠江(即漾备江,一说即备溪江,或说系打冲

  • 图尔额依格尔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图尔格依格尔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其首领密尔杂曾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300余里乌帕喇特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 乌伦

    东汉时辽西鲜卑大人。安帝元初六年(119),鲜卑为汉度辽将军邓遵所败,永宁元年(120),与其至鞬率众降于邓遵,奉献贡物,为汉朝诏封为率众王,赐以彩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