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

金、宋间重要和约。前后两次。皆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故名。金继太宗灭北宋后,欲一举再灭南宋,未果。遭各地军民强烈反抗,主战名将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击尤为得力,阻金南下,收复失地。天会十三年(1135),金熙宗即位,朝内对宋有战、和两派。金天眷元年(宋绍兴八年,1138),金熙宗采纳主和派完颜宗磐等建议,与宋议和。条件是:金将河南、陕西等地交宋;还宋徽宗及韦太后棺木返宋;宋向金称臣;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疋。宋高宗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妥协退让,任秦桧为右相,主议和事。是年十月,金遣右司侍郎张通古使宋,十二月,宋接受和议。次年正月,秦桧代表高宗拜受金朝诏书,首次和议乃成。未几,以金朝内部派系斗争剧烈,权臣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兀术)等极力反对和议,告宗磐结宋谋反,将其杀害,主战派独揽朝政,天眷三年(宋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熙宗背盟,下诏伐宋,以宗弼为统帅,兵分4路,重夺河南、陕西等地,进军淮南。金军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等地分别为宋将刘锜和岳飞所败。岳家军尤为威武,连获大捷,直抵距汴京(今河南开封)40余里之朱仙镇,震惊金廷,却为宋高宗12道金牌招回,占地又失。金皇统元年(宋绍兴十一年,1141),金兵渡淮,秦桧为求和,于是年十月,将岳飞下狱,遂遣吏部侍郎魏良臣、王公亮为禀议使使金。十一月,金遣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使宋,乃立盟书,第二次和议遂成。主要条款:金宋约界,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宋割唐、邓2州归金,宋仍向金称臣,贡纳银绢依旧。十二月,宋按金意,以莫须有罪名毒杀岳飞并斩其子。金使持誓书至临安册高宗为宋国皇帝。绍兴和议为宋统治者妥协政策的产物。至此,金朝统治区域基本确立。其后20年,金宋间无大战事。

猜你喜欢

  • 董合亦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为※克烈分部之一。又译斡栾董合亦惕、董哀。在克烈部中人数众多,作战勇敢,常充当先锋。宋嘉泰二年(1202),参与对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作战,在卯温都儿山等决战中,为蒙古兀鲁兀部

  • 天历

    元文宗图贴睦尔年号。1328年九月,即位于大都(今北京),改元天历。次年,让位于兄明宗和世㻋,明宗于正月即位于漠北,沿用此年号。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复即位,继续沿用此年号。至1330年五

  • 高句丽

    即“高句骊”(1911页)。

  • 泰族僮族粤族考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民族学专著。1册26章。近人徐松石撰。写西江流域的僮(即今壮族)及与壮族有密切关系的傣、泰、侗、水及两粤汉族的来源、分布、相互融合等。内分“苍梧、牂牁、僮牯、泰”、“小泰人出于两粤

  • 王马

    ?—1337元至顺至元间黎族人民起义领袖。海南岛琼山县人。因不堪忍受元朝地方官府在黎族地区的苛扰,于至顺二年(1331),在琼山竖旗聚众,号召黎族人民奋起反抗。与同期起事的王官福、王六县、王周等相呼应

  • 锄骨里

    ①见“锄勃德”(2234页)。 ②见“楚里”(2348页)。

  • 牙吾塔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疡疮”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纥不烈牙吾塔。

  • 兴和周报

    绥远官方刊物。由社会教育厅负责编辑。1932年冬在兴和创刊。报导新闻和传达政令。1936年10月改组,中共北方局派刘澜涛(化名刘振汉)出任社长兼编辑。从此成为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及抗日救国思想的革命刊物

  •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清皇室专用牧场,供奉宫廷乘骑、食用及祭祀所需牲畜。位于独石口外。东至古尔板库德界,西邻察哈尔正白旗,南接插汉噶尔特段长城,北抵察哈尔镶白旗界。厂官吏驻博罗城。其地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

  • 白衣没命军

    参见“白衣”(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