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突厥语族

突厥语族

阿尔泰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古代碑铭语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献语言以及30余种现代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使用人口约1亿。在中国境内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裕固、乌孜别克、塔塔尔等7个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另外,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尔泰地区有一部分民族成份为蒙古族的居民使用图佤语;在黑龙江省富裕县有少数柯尔克孜族使用一种不同于新疆柯尔克孜语的语言。这样,中国境内属于突厥语族的语言共有9种,使用人口约860万。突厥语族语言在类型上属粘着语。新词的构成和语法意义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在词根或词干上按一定顺序添加构词或构形附加成分完成的。突厥语族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已经为学者们所承认。这些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元音和谐律,尽管和谐的类型在一些语言之间有所不同;绝大多数语言没有真正的复合元音;元音有前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展唇元音、高元音和低元音之分;浊辅音r、m、n、l较少出现在词首;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词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等范畴,部分语言还有谓语性人称范畴;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性质形容词一般有级的范畴,包括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动词有时、式、人称、数、态等范畴,有副动词、形动词和动名词等形式;量词和连词不很发达。在句法方面: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限定语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有一批为各语言所共有的同源词;构成新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并且以后加构词附加成分为主;不少语言的畜牧业词汇比较丰富;各语言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来源不同的外语借词。在突厥语族语言分类问题上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学者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提出了多种分类法。较为流行的分法是将突厥语族分为西匈语支和东匈语支。西匈语支又分为布加尔、乌古斯、克普恰克、噶逻禄4个语组;东匈语支又分为回鹘—乌古斯、黠戛斯—克普恰克两个语组。有的语组又进一步分成若干个次语组。我国境内的9种语言中,维吾尔语(包括撒拉语)、乌孜别克语属西匈语支噶逻禄语组,哈萨克语、塔塔尔语属西匈语支的克普恰克语组,图佤语、西部裕固语属东匈语支的回鹘—乌古斯语组,柯尔克孜语属东匈语支的黠戛斯—克普恰克语组。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和阿拉伯字母。中国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现在使用的是改进后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原苏联境内操突厥语的民族20年代曾使用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30年代以后改为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土耳其1928年改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海头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若羌县罗布泊地区。东北距楼兰古城49.6公里,西南距米兰114.4公里。古城东墙长163米,南墙长82米,西墙长160米,北墙长87.5米,城周492.5米。呈长方形。城内布局,北半

  • 阿不都·哈林

    1520—1592※叶尔羌汗国第三代汗。※拉失德汗次子。1560—1592年在位。在位期间,继续加强汗权,抑制蒙古游牧军事贵族势力,强调法制,关心一般穆斯林的切身利益,惩治高利贷。每星期有两天公开接见

  • 上坛经

    羌族原始宗教三大经典之一。系有关神事的经典,内容分《序经》和《正经》两部分。一、《序经》。是巫师做上坛法事,正式请神敬神或还愿之先演唱的经典,主要有《出学》(意“解秽”)、《笛雪儿匹》(意“还愿”)、

  • 钦居巡抚辽东地方都察院都御史

    明代官名。简称巡抚辽东都御史。明正统元年(1436)始置。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太监(内臣)均为镇守辽东之重臣。衙门为巡抚都察院,设于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又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设行院。职务为提

  • 高昌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三年(1316),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驸马始封。其子帖睦尔普化、篯吉、太平奴以及月鲁帖木儿及其子桑哥等先后袭封。

  • 刘孟扬

    1877—1943近代新闻家。字伯年。天津人。回族。清末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聘为天津《大公报》第二任主笔。曾撰文评击袁世凯。宣统三年(1909),自办《民兴报》,宣传鼓吹君主立宪,后又创办

  • 高车六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敕勒)联盟成员。据《魏书·高车传》载,即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一说其主要游牧于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一带。其中护骨氏(即纥骨氏)早在3世纪末已经有相当部

  • 裕德

    ?—1905清朝大臣。字寿田,号少云。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湖北巡抚崇伦之子。同治(1862—1874)年间举人,累迁员外郎上行走。光绪二年(187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授编修。五年,充文

  • 舍尔巴

    见“夏尔巴人”(1850页)。

  • 怛没

    见“呾蜜”(1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