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砫安抚司
见“石砫宣慰司”(457页)。
见“石砫宣慰司”(457页)。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始置。司马昭以山涛为此官镇邺(今河北临漳县)。唐开元中各节度使府皆置此官,掌军政,权任甚重。宋代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设此官。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时仍
见“太悉伏”(273页)。
古代西南地区族群名。又称卜、百濮。殷商时,分布在江汉流域及以南地区。商之属国,曾向商贡献方物。后参与周武王伐纣。楚熊霜六年(前822),叔堪为争位曾避于此。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楚始开濮地而有之
伊斯兰教世界向属民征收的一种牧业和商业税。又译扎尕提。税额占总收入的2.5%。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入新疆后,在南疆各地也强行实施这一赋税制度,并将其税额提高至5%左右,又将每年征收一次改为每年收两
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后梁贞明四年(晋天祐十五年,918)十月,晋王李存勖(沙陀人)谋逼大梁(今河南开封),自魏州率师次于杨刘(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古黄河南岸),略地至郓、濮而还,营于麻家渡(今山东鄄城
官府强行征购粮草的措施。源于北魏,辽、金、元沿之。《元史·食货志》:“元和籴之名有二:曰市籴粮,曰盐折草”。所籴粮草由官府支付钞币或盐引,供边庭军需、京师日用,或贮于常平仓以备荒。每年籴粮数万石,多达
※契丹部族名。“稍瓦”,契丹语,意“鹰坊”。初,取部分皇族宫帐奴隶置稍瓦※石烈(县,一说乡),居辽水东,专事罗捕飞禽,以供皇族享用。后户口蕃息,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部,为圣宗34部
即“段明”(1693页)。
清代以居京维吾尔人编立的佐领。乾隆二十五年(1760)立,初编126人,后增至329人,初授白和卓(吐鲁番一封建领主之子,入京朝觐留居)任佐领,入内务府正白旗,居西长安门外宝月楼(今北京中南海南门新华
即“巴阿邻”(4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