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国维

王国维

1877—1927

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苏通州、苏州师范学堂任教。三十二年(1906)赴京任学部图书馆编译。辛亥革命后,流寓日本东京,辛勤治学。1916年归国,任上海哈同氏《学术丛编》编辑。在沪期间,著述渐多。后赴北京,于1923年夏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任清华学校(后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夏,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生平治学方面甚广,先后涉及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敦煌文献、西北地理、蒙古史等学科,皆造诣精深,并以突破性的成就发表为各种创作、考释、校注、跋论、专文,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其名著,文学方面有《人间词话》,戏曲方面有《戏曲考源》、《宋元戏曲史》,殷周汉魏金石文及古史研究、敦煌文献研究等方面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胡服考》、《毛公鼎考》、《散氏盘考释》、《古史新证》、《周开国年表》、《汉代古文考》、《魏石经考》、《唐写本敦煌杲户籍跋》等,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方面,有《西域井渠考》及《鞑靼考》、《辽金时蒙古考》、《圣武亲征录校注》等有关蒙古史研究的奠基性名作。1905年曾辑旧撰诗文为《静安文集》行世。1921年复辑辛亥革命后重要论著成《观堂集林》20卷,1932年刊行。其遗著有罗振玉汇辑的《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及赵万里等重订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猜你喜欢

  • 耶都

    彝语音译。解放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彝族奴隶社会的财富级别之一。又称“久巴”。根据每户占有生产资料和呷西的多少,由家支头人议定而划分。只问财富不论血缘等级。属中等户。拥有财产标准:土地1石5斗种;呷西

  • 忧位居

    209—248高句骊国第十一世王。小名郊彘。山上王※延优子;母原为村女,与延优私遇,生位居后入为“小后”。三国魏太和元年(227)父死,即位。前期与曹魏不仅有使臣往来,且在青龙四年(236)斩孙吴通聘

  • 奥边

    珞巴族对借债户的称谓。亦作纳觉。珞巴语音译,意为“送还”、“酬谢”。其因天灾人祸、宗教祭祀等陷于入不敷出而举债。一般以等价物偿还,也有以工抵债而充当佣工,并有少数遂成长工,但无人身依附关系,其等级地位

  • 阿史那逾输

    见“墨特勤”(2509页)。

  • 白音戈勒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上京故城西南(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南5里之白音戈勒)。时该地为南朝使臣至契丹上京必经之官道。窑场面积较大。专烧茶绿釉和黑釉大型瓷器,主要产品是契丹典型器物鸡腿坛。此

  • 察洼冈

    参见“桑昂曲宗”(1965页)。

  • 呼伦

    见“忽剌温”(1488页)。

  • 帕玉乃卡

    藏语音译,“乃卡”是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管理珞巴族贸易事务的机构。亦有“货栈”之含义。“帕玉”指则拉岗宗“帕玉仲错”即十二个村落所在地的地域名,位于今米林县南部、纳玉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一带。乃卡设于

  • 罗常培

    1899—1958中国语言学家。字莘田,号恬庵。祖籍吉林宁古塔。满族。萨克达氏。隶正黄旗军籍,萨氏后裔分出罗、老、苍三姓,其出自三姓中之罗姓。后随满族入关,其父于宣统末年曾任宣武门城门吏(又称门领)。

  • 天山

    西域古山名。见《汉书·武帝纪》。《汉书·西域传》称北山,为东起车师前王廷(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西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之山,即今天山山脉。《后汉书·明帝纪》、晋《西河旧事》、《魏书·西域传》等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