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玄奘

玄奘

602—664

唐代佛教著名高僧。汉族。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10岁丧父,寄居于兄寺中生活。13岁出家,从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17岁起,遍游长安、西川、荆州、河北等地,遍读佛教经典。20岁受具足戒,从事佛学研究。因感各说不一,莫知所适,遂决意西行求法。贞观三年(629),自长安西行,途经姑藏(今甘肃武威)、敦煌、高昌(今新疆鄯善县)、姑墨(今新疆阿克苏)、罽宾(克什米尔)、呾罗斯(前苏联江布尔城)等地,历尽艰险,于贞观七年(633)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那烂陀寺,从戒贤(号正法藏)学《瑜伽师地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论典。兼习梵书。越五年,复游历东、西、南、北印度圣迹。后至杖林山胜军论师所,学《唯识抉择论》、《庄严经论》等,并著《会宗论》三千颂,批驳该寺师子光见解。寻奉戒贤命,同小乘论师辩论,获胜;戒日王为之设无遮大会,使宣讲大乘教义,名声大振。贞观十九年(645)返长安,获梵本经论675部。受命居弘福寺传译,继转慈恩寺。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其中最主要的有《大般若经》、《大菩萨藏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等,史称之为“新译”。还将《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又将西行沿途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对中国各民族的佛教有着巨大影响。

猜你喜欢

  • 议政王大臣会议

    简称王大臣会议。前称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清廷以满洲为主体所设的议论军国大事的高级议会。其制起于后金汗努尔哈赤时代。太宗天聪(1627—1636)间,已存在“两大贝勒、议政十贝勒、八大臣……共议国政”(

  • 齐齐哈尔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砖木结构。东西两寺并立。西寺曾遭毁坏,东寺内主体建筑为礼拜殿,分大殿和窑殿。大殿宏伟壮观,内以阿拉伯经文及花草图案装

  • 越里奴

    见“越里吉”(2190页)。

  • 西番

    ①汉族和白族对普米族的称呼。亦作西蕃。一说始见于《宋史》;一说早在公元3世纪晋初张华《博物志·异鲁》已有载称:蜀中南高山有“西番部落”。五代《定西番》词牌说蜀郡附近有该族群活动。《太平寰宇记》卷77《

  • 亡辽录

    书名。史愿撰。愿初仕辽,降宋后撰此书,详载亡辽史事。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三朝北盟会编》中多处大段引用此书,从中可窥见此书内容之一斑。

  • 挛鞮氏

    匈奴单于的姓氏。又作“虚连题”。自头曼单于、冒顿单于至其后裔诸单于皆出自该氏。其重臣左右屠耆王(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也均由其子弟担任,是诸氏中最显贵者。自秦汉匈奴兴

  • 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

    见“允天嘉木措”(402页)。

  • 高晋

    1706—1778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从子,凉州总兵述明子。雍正十三年(1735),由监生授山东泗水知县。乾隆二十年(1755),累官安徽巡抚,后2年,协办徐州黄河两岸堤工。

  • 万历三大征

    明神宗时期涉及内外民族关系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1)万历二十年(1592)二月,先后任明宁夏副总兵的蒙古人哱拜、哱承恩父子因从征蒙古有功未得升赏,反遭巡抚党馨等人的排挤虐待,遂起兵反明,攻占宁夏(今

  • 蒲察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按出虎水(今松花江支流阿什河)及斡泯水(今额尔敏河)流域。下辖7个分部。景祖乌古迺时(1074年前在位),归附于完颜部。世祖劾里钵时(1074—1092年在位),该部结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