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独孤信

独孤信

503—557

北魏、西魏、北周大臣。本名如愿。先世为匈奴部落大人,后从云中定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领民酋长库者子。善骑射,有谋略,军中称其为独孤郎。北魏正光(520—525)末,以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瓌而知名。后避乱中山,为葛荣所获。及葛荣兵败,为尔朱荣别将,从征韩娄,破元颢,拜安南将军,赐爰(受)德县侯。永熙二年(533),从贺拔胜出镇荆州,为大都督。破梁下溠戍(一作下迮戍,今湖北襄樊市东北汉江北岸),迁武卫将军。次年,奉命入关抚慰胜弟贺拔岳遗众。继随孝武帝西迁,进爵浮阳郡公。任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败东魏荆州刺史辛纂,抚定三荆。后遭东魏高敖曹、侯景援军袭击,兵败奔梁,受梁武帝厚待。西魏大统三年(537),还长安,任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寻拜领军将军。从宇文泰复弘农,破沙苑,改封河内郡公。居父丧后,起为大都督,与冯翊王元季海入洛阳,抚新附颍、豫、襄、广、陈留之地。六年(540),为大使,慰抚三荆。为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在州示以礼教,劝课耕桑,民赖以安,流人附者数万家。泰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次年,败岷州刺史、赤水蕃王梁仚定,加授太子太保。芒山之战失利,与于谨收集散卒,自后袭击东魏军,使西魏军得以保全。十二年(546),平定凉州刺史宇文仲和之乱,拜大司马。次年,移镇河阳,以御柔然。十四年,进位柱国大将军,并以克下溠、守洛阳、破岷州、平凉州等功,增封,得以回授诸子。十六年,率陇右数万人随军东征,至崤坂而还,迁尚书令。恭帝三年(556),拜大司马。北周孝闵帝元年(557),迁太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寻以与赵贵同谋,被宇文护逼令自尽于家。其长女为周明敬后,四女为唐元贞后,七女为隋文献后,王朝贵戚,满门富贵。隋文帝即位,追赠太师,封赵国公,谥景。

猜你喜欢

  • 五国头城

    即“五国城”(263页)。

  • 李玝

    ?—347成汉宗室、东晋官员。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西晋末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孙,※李荡第五子,成汉君主※李雄侄。成汉玉衡十三年(323),随征东将军李寿攻阴平杨难敌,不克。十八年(32

  • 蒙古风俗鉴

    蒙文书名。蒙古族学者罗布桑却丹撰。1918年成书。全书1套,分60章,约20万字。为百科全书性的民俗学著作。较详细地记述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及其沿革演变,涉及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

  • 昔里钤部

    1191—1259蒙古国将领。一作昔里甘卜。唐兀人。本名李益立山。河西沙州(今甘肃敦煌)人。答儿沙之子,初仕西夏,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率部降蒙古,次年,受成吉思汗命与忽都铁穆儿招谕沙州,以救首

  • 和硕特中路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恭格族弟诺海率众归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分3佐领,隶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归喀喇沙尔(今焉耆)办事大臣兼辖。四十八年,赐世袭。牧地在南路旧土尔扈特之西。

  • 流鬼

    古代东北地区部族名。居地《新唐书》称在“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即前苏联堪察加半岛。今有说在阿拉斯加半岛。唐贞观十四年(640),其首领遣子三译朝贡于唐,唐授其为骑都尉。地严寒,无五谷、

  • 和卓

    新疆伊斯兰教上层首领自称。一译和卓木、霍加、噶查。维吾尔语,译言“圣裔”。有两种派系:一为色伊提·阿塔系,拥有哈里发后裔证书。一为赘巴尔系,其证书已散失,完全依靠传说和声望树立身份,自称为哈里发阿布别

  • 札剌儿

    ①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札剌亦儿、扎剌儿、押剌伊而、札腊尔。游牧于鄂嫩河东、克鲁伦河北。为漠北强部之一。分为札忽惕、脱忽剌温、弘合撒兀惕、古篾兀惕、兀牙惕、你勒罕、古儿勤、朵郎吉惕、秃里、尚忽惕等十

  • 荔波水族起义

    清咸丰五年(1855),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贵州荔波水族以潘新简、吴邦吉等为首领的农民起义。莪蒲、巴容、三洞、羊安等地水族人民群起响应,聚众万余人,攻荔波县城。十月,在水浦与清军激战,大捷。咸丰六年

  • 阿法克和卓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