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牙含章

牙含章

1916—1990

现代藏学家。笔名章鲁、子元,别名马尔沙。甘肃临夏人。回族。1936—1937年曾赴藏区调查,先在夏河拉卜楞寺,继随嘉木样朝佛团入藏,在哲蚌寺学习,后经印度、香港返国。归后写有青藏地区考察记。1939年赴延安,在保卫延安战争中,印版及稿件被毁。解放后,被任命为护送班禅大师返藏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历尽艰辛,直送至日喀则。后即在西藏工委任职,主管宣传工作,任工委秘书长。工作中注意到达赖喇嘛与班禅大师世系研究的重大意义,在藏期间即着手搜集并研究有关史料,在藏族学者的协助下,阅读并分析了两大活佛世系的藏文传记史料,写出《达赖喇嘛传》正式书稿,于50年代内部出版,1989及1990年,正式出版了《达赖喇嘛传》及《班禅额尔德尼传》,并出版了英文及蒙文本,两书通过达赖、班禅的经历写出一部西藏近现代史,弥补了藏族历史研究上这一空白,国内外藏学界颇受影响。另著有《西藏历史的新篇章》一书,详细介绍了西藏经过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后的新面貌。

猜你喜欢

  • 龙大道

    1901—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烈士。又名康庄。贵州锦屏县人。侗族。早年赴天津、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求学。1921年于天津南开大学(一说1923年于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一说1924)赴莫斯

  • 龙皇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罨疗

    蒙医中的物理疗法。分热罨和冷罨两种。热罨疗法起源很早,最初蒙古人用石块或砂砾加热在患处热熨,后改用黄油涂于毡上热敷,效果甚佳。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形成灼治患部的灸疗。但民间仍多沿用油毛毡热敷,红糜

  • 所累

    藏语音译。即镰刀。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康定地方所用的一种生产工具。刀为铁质、弯形,长约8寸,宽约1寸,刃口有细齿,装以木柄,主要用于收割青稞。

  • 也咥

    见“乙失钵”(4页)。

  • 福锟

    1833—1895清朝宗室、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吉林副都统载耀子。咸丰九年(1859)进士。同治十一年(1872),参与办理穆宗大婚。光绪六年(1880),以副都统衔充西宁办事大臣。历兵、刑、户部右侍

  • 司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

  • 彭胜祖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两江口长官彭武之子。成化(1465—1487)中,以功授两江口长官,随司理事,无印署。成化六年(1470),奉调从征广西断藤峡(即大藤峡)瑶民暴动及襄

  • 葛勒可汗碑

    见“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786页)。

  • 龙泉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十五府中之首府,号上京。领龙、湖、渤三州。治所在龙州,故址即渤海王城忽汗城所在的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东京城。辖境属肃慎故地,约有今镜泊湖附近至牡丹江市一带地。所辖龙州产绸,是渤海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