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熏努贝

熏努贝

1392—1481

又名益桑孜巴。生于今西藏山南琼结区下部昂巴热地方之纳梅古镇。桂·顿·琼内多吉第三子。9岁从坚耶堪布桑结贝哇出家为僧。后历随诸大师学入行论、因明释、般若、慈氏五论、中观六论、那若六法、胜乐金刚法等。24岁前往温地之扎西多卡拜见※宗喀巴,随之听噶当派菩提道次第、中观及那若六法。后又随京俄仁饮佩等十余位著名学者广听显密诸法。同时不受宗派界限束缚,从达纳法王卓玛哇及桂甫热巴学宁玛派教法,从绒敦释迦坚赞学萨嘉派教法,从噶玛巴黑帽、红帽派法王学达波噶举派教法,从香巴衮钦、江钦巴释迦施利学时轮释及星算,从纳塘译师桑格施利学声明,前后依60位学者学显密五明诸法要。1433年,又从来藏的印度高僧班哲达纳吉仁钦学显密诸法达五年之久,并将印僧所讲悉加翻译。并依众多译师深研声明之学,成为著名译师。其著作有《时轮大释》(1442年)、《时轮释难》、《历算论订正》、《十一幻轮内容详述》(1464年)、《密宗上师之大释》(1468年)、《般若现观庄严释说》(1475年)。1476年末完成《青史》名著。

猜你喜欢

  • 崇德

    清太宗皇太极年号。1636—1643年,凡8年。

  • 三省边防备览

    书名。清代严如煜撰。18卷。记述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山区风土、道路、险要、民食、物产、军备等情况。此地古为巴、氐等族聚居区。所记资料可供研究当地各族及其先民历史递嬗关系的参考。有道光二十年(18

  • 后魏律令

    见“北魏律令”(535页)。

  • 特木尔巴根

    1901—1969革命活动家。汉名鲍仁山,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1925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8年参加苏联共产党。1929年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瞿秋白派遣,与乌

  • 什拉乌素河

    河流名。蒙古语意为黄水。也称白渠水。位于内蒙古中部,发源于凉城县蛮汉山,流经呼和浩特,入土默特左旗,汇于大黑河。明清时期为蒙古土默特游牧之地。

  • 穹隆

    见“哈密瓜”(1637页)。

  • 耶律耨里思

    见“耨里思”(2540页)。

  • 贵霜

    西域古国名。见《后汉书·西域传》。大月氏西迁大夏后百余年,其贵霜翎侯丘就却灭其余四翎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并征服安息、高附、濮达、罽宾、天竺等国。此中亚古国约兴起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约2世纪初叶,迦

  • 僧户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在籍僧人按太祖时例,种田纳地税、买卖纳商税,其余差役均免。至元二十六年(1289),括江南户口,规定凡50岁以下经过考试经文和受戒者,方可允许入僧

  • 蛮僚

    ①中国古代对南方僚人的别称。时亦用以通称南方少数民族。参见“僚人”(2254页)。 ②畲族名称出现于史籍之前,活跃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畲族先民用此相称,如《云霄厅志》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