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禄

海禄

?—1791

清代将领。蒙古正蓝旗人。姓齐普齐特氏。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锋随领队大臣莽阿纳出师伊犁,征剿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叛乱。次年,随将军兆惠驻济尔哈朗。二十四年(1759),随副将军富德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征讨霍集占(小和卓木)叛乱。以功赏“噶卜什海巴图鲁”称号。二十七年(1762),擢三等侍卫。三十年(1765),升二等侍卫。派往乌什办事,随领队大臣鄂津镇压乌什维吾尔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武装暴动。三十五年(1770),随征缅甸。次年,调赴金川,征讨土司叛乱,率兵400攻斑斓山及斯当安。三十七年,攻日耳寨、固北济山。补镶黄旗前锋参领。三十八年,以击敌有功授固原镇总兵。三十九年,夺敌碉寨,以功加三等。四十年,补直隶天津镇总兵。四十一年,金川平,授云骑尉世职,擢云南提督。四十六年(1781),参与镇压甘肃撒拉族苏四十三领导的起义。四十八年,署理乌鲁木齐都统事务。四十九年,以拿获私开金矿者,加三级。五十一年(1786),授伊犁参赞大臣。五十三年(1788),因向额鲁特总管私行换马百余匹,革职。五十四年正月,补广东提督。六月,调福建陆路提督。

猜你喜欢

  • 缚喝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又称小王舍城。即今阿富汗伐济腊巴德(巴耳黑)。《魏书·西域传》作薄罗(“巴耳黑”之古译),为大月氏西迁后首都;又作拔底延、王舍城,为哒灭大月氏后之都城名。

  • 四胡

    蒙古语作“侯勒”,即四弦。18世纪前出现的蒙古民族乐器。盛行于科尔沁草原,几乎家家皆有,人人擅奏。可独奏,亦可伴奏。琴筒为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有弦四条,弓用马尾制作,分成两股,分别夹

  • 噋浴浑

    见“吐谷浑”(766页)。

  • 阿大何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据该书之“显祖纪”,他载稍异,该书“勿吉传”记为“拔大何”;“契丹传”与《辽史》、《通典》均记为“何大何”;《册府元龟》记为“阿大阿”。据契丹古老传

  • 覃大胜

    ?—1390元末明初湖广施南道土官。土家族。元末为施南道(治今湖北宣恩县)宣慰使。洪武四年(1371),遣弟覃大旺、副宣慰使覃大兴赴朝,纳元所授金虎符。十五年(1382。一说十六年),改施南道宣慰司为

  • 福兴

    ?—187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穆尔察氏。都统穆克登布曾孙。荫生出身。咸丰元年(1851),擢广东高州镇总兵。后参与镇压罗镜凌十八起义,赐号“安巴图鲁”,擢广西提督。随徐广缙援湖南,与向荣分路追剿

  • 伯克制度

    旧时新疆维吾尔族的封建统治制度。“伯克”原为突厥语,意为“王”、“首领”、“头目”、“统治者”、“官吏”、“老爷”、“先生”。后为维吾尔族所沿用。一般认为唐代文献中的“匐”,即其异译。为世袭官号。大小

  • 安出

    即“徒单镒”(1891页)。

  • 使鹿部

    清代对外兴安岭南、黑龙江北、东至库页岛的部分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称呼。以驯鹿作乘载工具,故名。主要指今鄂伦春族的一支——奇勒尔人,据《黑龙江志稿》,居鄂伦春族分布区的东部,皆以狩猎为生。今居额尔古纳河

  • 孟并军民长官司

    元明傣族土司名。元至顺二年(1331),与孟广、者样两军民长官司同时置。《明史·地理志》卷46:“孟密宣抚司,北有猛乃、猛哈,东北有孟广等部。”该司与孟广当在孟密附近。一说孟并疑即孟密,盖其地仅一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