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州事变

河州事变

近代回族人民起义。1926年西北军刘郁芬部在甘肃扩充军,抓丁派饷,横征暴敛,民不堪命。1928年3月,马仲英在河州首先发动回族群众,揭竿而起,提出“反对国民军,赶走刘郁芬”、“不杀回,不杀汉,单杀国民军的办事员”等口号,得到广大回、汉农民的响应,拥众数千,号“黑虎吸冯军”。马仲英自任司令,马腾为副司令。制作军旗,成立执法队,并约法三章,宣布:不准抢劫、杀人。后改名“西北边防联盟军”,以马良为军师,下编3旅,以马虎山、马培贤、普照明为各旅旅长。进而三围河州城。十月,遭刘郁芬5万之众围剿,寡不敌众,败走甘肃南部,继而转战临潭、岷县、巩昌、天水,西进青海。1929年正月,入山丹,攻永昌城不下,三月败走银川。马仲英出走北京求援,余部分裂,部分被国民军改编,河州起义失败。1930年7月,马仲英回到甘州(今甘肃张掖),聚集旧部,组成“甘宁青联军”,自任司令,由山东进步人士张雅韶、吴应祺分任总顾问、参谋长之职。整顿军队,欲以甘州为据点,建立政权。1931年4月,与马步芳军战,败走新疆。后回甘肃。1932年曾一度为蒋介石收编为新编36师,马仲英任师长。1933年初,率师再入新疆,在哈密、古城子击败盛世才军。迪化(今乌鲁木齐)一战失利,败走南疆,与杨正中部汇合,消灭所谓“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和和田“伊斯兰教王国”。同年7月,率余部200余人赴苏联,死于苏联卫国战争中。

猜你喜欢

  • 必里公万户

    详见“止贡万户”(290页)。

  • 夷州

    古地名。始见于《后汉书·东夷传》。学者多主张为今之台湾,其居民亦属百越一支。《三国志·孙权传》和《临海水士志》亦有记载。黄龙二年(230),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至此。

  • 哈喇真

    即“哈剌嗔”(1635页)。

  • 满洲里

    地名。见“胪滨府”(1712页)。

  • 李骧

    ?—328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大臣。字玄龙。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西晋东羌猎将※李慕第五子,※李寿之父。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与兄李特等流入益州。曾为益州刺史赵廞督将,罗尚之骑

  • 满文老档

    书名。清初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等奉敕撰。凡180册。起清太祖努尔哈赤丁未年(1607),迄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依年、月、日顺序编写。此版本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

  • 巴斯子鄂拓克

    见“巴斯奇斯部”(418页)。

  • 刚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时在氐族聚居区置。又作刚羝道。为※十三氐道之一。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东汉属广汉属国。在涪水(今涪江)上游,有金银矿。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蜀汉改县,晋废。

  • 夷水

    古河流名。①今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源小河之古称。出自巴郡鱼腹县:“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澄清,因名清江”(《水经》)。相传昔巴人廪君浮此水射杀盐神。 ②今湖北省中部汉水支流蛮河。昔东晋

  • 和瑛

    ?—1821清朝大臣。原名和宁,避宣宗讳改是名,字太庵。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后历任安徽太平知府、四川按察使,安徽、四川、陕西布政使。五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