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求那跋陀罗

求那跋陀罗

394—468

南北朝时期佛教译经师。其名意译功德贤。号摩诃衍。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由读《杂阿毗昙心论》而信佛。后出家学习大小乘教义,尤精大乘佛学。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至广州(今广东番禺),被文帝迎往建康,住祗洹、东安等寺,致力译经。颜延之、王义康、王义宣等人均敬之为师。译作有《杂阿含经》、《胜鬘经》、《楞伽经》、《相继解脱经》、《无量寿经》等13部73卷。《杂阿含经》的译出,终于使《四阿含经》的汉译得以全部完成。而《胜鬘经》、《楞伽经》的译出,对如来藏教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后世楞伽师学派的形成就是从此开始的。

猜你喜欢

  • 祭家堂

    德昂族个体家庭的祖先崇拜形式。流行于云南保山潞江坝一带。每年小祭两次,若修房建屋则大祭。祭时,备米、饭各7碗,每碗上置铜钱3文,草烟、茶叶各7堆,铁7小块,纸旗14面,鲜花14朵,盐1团,衣服1套,水

  • 乙失活

    契丹早期部落名。一作失活。唐时内附,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唐置信州,隶营州都督,处契丹乙失活部。及李尽忠率众叛唐据营州后,于翌年迁于青州安置。未几,还,隶幽州都督府,寄治范阳县。

  • 元英宗

    见“硕德八剌”(2029页)。

  • 乌古论谊

    ?—1213金大臣。本名雄名。女真族。乌古论氏。节度使元忠子。大定八年(1168),娶海陵王女为妻。妻卒,二十一年(1181),继娶完颜允恭女广平郡主。历仕宫卫,二十六年(1186),授同知澄州军州事

  • 野虏

    十六国南北朝时西北诸族对※吐谷浑之蔑称。见“阿柴虏”(1215页)。

  • 议政大臣

    官名。清廷任命以满洲为主的大臣参与议政。天命纪元前一年(1615),诸王臣会议中不乏※五大臣之人。天命八年(1623),努尔哈赤于八固山议政王之下复设※八大臣以辅之。十一年(1626)九月,太宗皇太极

  • 定结

    地名。又称丁吉、丁吉牙、坦克伊宗。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定结宗。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溪合并,改定结县。县政府驻江嘎。为农业区,手工业有地毯编织。乾隆(1736—1795

  • 傣语音译,意为“供奉”、“布施”。云南傣、布郎、德昂等族信仰小乘佛教的信徒斋僧礼佛活动的统称。西双版纳一带称“赕佛”,德宏一带叫“做摆”。认为赕佛是为自己赎罪,为子孙积德。赕佛虔诚者,享有社会地位,受

  • 郢王

    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世宗第三子完颜永功(本名宋葛)受封。永功涉书史,好书画。大定二十五年(1185),判大宗正事,以修书与彰国军节度使为所识应州僧人请托,有过,解职。未几,复职。后又以曲庇家奴,改判

  • 径路

    匈奴语音译。汉代匈奴人使用的一种青铜刀。《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引应劭语“径路,匈奴宝刀也。”一说源自西周初年周人使用的名为“轻吕”的短剑。汉元帝(前49—前33在位)初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张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