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梁漱溟

梁漱溟

1893—1988

社会科学家。蒙古族。字焕鼎。广西桂林人。元云南梁王之后裔,※梁济子。14岁入中学读书,后就读于直隶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留学,回国后,曾任天津《民国报》记者、司法部秘书。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印度哲学,1922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宣传唯心主义的“生命哲学”。1924年辞教职,自办教育,先后任河南村治学院教育长、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院长、并编北平《村治月刊》,主张实行“乡村建设”。曾任民国政府参政委员、中国社会教育社理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乡村建设学会理事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早年崇拜康、梁的政治主张。在哲学上糅和西方“生命派哲学”与孔孟之道,提倡直觉主义,将人类文化分为中、西、印3种类型。其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朝话》、《中国文化要义》、《漱溟卅前文录》及《东西文化及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初觉悟》、《乡村建设理论》等。

猜你喜欢

  • 普颜

    ?—1337元朝大臣。字君卿。畏兀尔人。赵国公爱全之子。幼事北平王那木罕,以功授石城县达鲁花赤。后为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潜邸宿卫,补东宫必阇赤(书史)。仁宗(1311——1320年在位)即位,拜监察

  • 续资治通鉴

    书名。清毕沅(1730—1797)撰。220卷。沅,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曾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小学、金石及地理之学。宦迹所至

  • 关市

    汉与匈奴在边地的互市。始于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汉高帝九年(前198),遣刘敬奉宗室女妻单于,结和亲后,即通市。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因战事一度中断。景帝五年(前152),复市。

  • 天授礼法延祚

    西夏景宗李元昊年号,1038—1048年,凡11年。

  • 告身

    见“益仓”(1945页)。

  • 河蛮

    古族名。亦称西洱河蛮。属白蛮。“松外诸蛮”之一部。唐初即分布于今云南洱海地区,与当地六诏乌蛮并存。系不断迁入的汉族与当地白蛮等融合而成,故“自云其先本汉人”,语言、生产及习俗等亦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

  • 赛夏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只有1075人(1975年)。分布在今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现分属新竹县的五峰乡和苗栗县的南庄乡。村落分两种:一为同一氏族若干户组成;一为几个不同氏族的若干户组成。每个氏族

  • 归化城延寿寺碑记

    碑铭。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玄烨撰。铭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简述康熙帝三次率兵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经过及建碑原委,为研究清代前期清准关系重要史料。碑现存呼和浩特席勒图召。

  • 福申

    清朝大臣、学者。满洲正蓝旗人。字保之,号禹门。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二十五年(1820),任大理寺卿。道光五年(1825),升江西学政。七年,累官内阁学士。逾年革,杭州驻防。著述甚多,有《续同书

  • 龙泉寺

    寺庙名。位于内蒙古喀喇沁锦山镇西北约3公里处。背靠狮子峰,殿宇依山而建,高低层迭呈三进三阶院落,前有山门,中有天王殿和东西两侧配殿。寺内有元代石碑二块,一为至元二十四年(1287)所立,记重修寺院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