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映斗

桑映斗

约1782—1842

清代纳西族著名诗人。字沁亭。云南丽江大研镇人。自幼得其父悉心指导,勤奋嗜学,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中秀才,原欲读书成名,因性格刚强,作文时爱发议论,屡赴省试不第,便长期在乡任教。目睹战乱期间官绅强取豪夺,农村荒芜凋零,义愤填膺,以诗抒怀,写出很多具有人民性的诗篇,如《大麦黄》、《采黄独》、《士兵行》、《野庙曲》等佳作,勾划出一幅幅农民悲惨生活的情景。尤以《士兵行》的思想性、艺术性最强,从侧面反映了1802年前后维西傈僳族恒乍绷农民起义和永善唐贵等人的起义壮举,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残酷镇压的罪行。创作颇丰,原有2000余首,战乱散失,仅存《铁砚堂诗稿》300余首。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爱憎分明。

猜你喜欢

  • 岭外代答

    宋代岭南方志。南宋周去非撰。作者淳熙朝(1174—1189)曾任桂林通判,耳闻目睹岭南诸事,随事笔录,秩满东归时编次成书。分10卷:卷1为地理、边帅;卷2—3为外国;卷4为风土、法制;卷5为财计;卷6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

  • 伊实左卫

    见“益实左卫”(1945页)。

  • 比棍

    清代八旗录取成丁者之简易方式。凡编审人丁,有以及龄者入册,亦有以身高5尺以上者入册,各时期京内外办理原不一致。宁古塔将军(康熙元年至十五年,1662—1676)巴海,每届3年则出告示,令满汉幼丁按期至

  • 六月会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同仁四寨子一带。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一日举行。届期,人们身着盛装,先在本村神庙(二郎庙)进行煨桑,跳神,纪念本村神灵,然后进行歌舞、踩高跷等文娱活动,并轮流到各村演出。各村的人在村

  • 强汪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氐豪。苻生(355—357年在位)时任特进、光禄大夫。史称其“才识明达,令行禁止”。前秦寿光三年(357)六月,随苻法等率壮士数百人潜入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云龙门(宫城正南门

  • 查剌温

    见“塔思”(2156页)。

  • 兵屯

    清代新疆绿营兵屯田。康熙五十五年(1716)始置于巴里坤、哈密等处。乾隆二十二年(1757),经陕甘总督黄廷桂奏请,又以内地绿营兵在天山北路兴屯。后又扩及天山南路。所谓屯田兵,初为换防兵,后改携眷兵。

  • 高宝英

    渤海王国大臣。一作高赏英。唐大和七年(833),官至同中台(一作书)省右平章事。是年正月,奉大彝震命朝唐,谢册命。随行有彝震派遣入唐学习生徒解楚卿等3人,经其向唐奏请,同至长安学习。大仁秀时所遣入唐学

  • 后骖鸾录

    书名。游桂日记。1卷。明岳和声(今浙江嘉兴人,汉族)撰。万历三十九年(1611),作者出任广西庆远府(治所在宜山)知府,内心异常矛盾,谓庆远“僻在炎徼,璟(今水族)、侗、仡佬之与处,或谓不堪而心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