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喀尔萨雅克部
见“察哈尔萨雅克部”(2480页)。
见“察哈尔萨雅克部”(2480页)。
见“握衍朐鞮单于”(2195页)。
见“正统临戎录”(480页)。
兽皮帐篷。赫哲语音译。又称“按塔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族旧时冬季外出捕鱼、狩猎用兽皮围成的一种临时住所。解放后被布帐篷取代。
唐代六诏之一越析诏(又称磨些诏)王室。居越析州(今云南宾川县北)。波冲兄子。贞元(785—804)中,波冲王被豪酋张寻求谋杀,地被南诏兼并后,持叔王所遗宝物双铎矟东北渡泸水(今金沙江),邑于龙佉河平坝
古族名。清代对云南佤族的一种称谓。分布在“永昌、腾越内外境”。居山岭,种苦荞和杂粮为食,“不用牛耕,惟妇人用钁锄之”,因耕作粗放,产量不高,故狩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相当比重,虽有寨落,但迁徙无常。参
1192—1232金大将。名彝,字良佐。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人。女真族。完颜氏。同知阶州军事完颜乞哥之子。贞祐(1213—1217),中,被蒙古军俘掳,留用。一年后,借省亲还丰州,与兄安平都尉斜
书名。※曹廷杰撰。2卷。清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该书博采群书、档册和访问记,记述东北古代战守险要及边界沿革等,时时上至先秦肃慎,下至清末;范围远及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事涉邻近诸国;首次记载了明奴儿
即“扎里赤”(192页)。
清代云南永昌府葫芦国部落首领。佤族。汉称葫芦王。雍正、乾隆年间人。葫芦国辖今沧源县班洪、班老和与其毗邻的缅甸永邦一带。葫芦国的来历与当地佤族广泛流传的人类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传说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河南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土尔扈特部察罕喇布坦拒附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九年(1731)复叛,其弟达尔札未附,留牧,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下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