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朋素克

朋素克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伊勒登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与乌默客归清,援济农副王,驻牧乌珠穆沁界外布哈和赖。二十八年,授札萨克。三十年(1691),参加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觐康熙帝,封固山贝子,兼札萨克。后徙牧呼济尔图布咙。三十四年(1695),以噶尔丹掠巴颜乌兰,复归牧布哈和赖。以兄镇国公罕笃不肯徙,执往。郎中音扎纳叛遁,追败之。三十五年,率次子恭格三丕勒从征噶尔丹,并遣护卫穆扎哈尔为清军响导。继随平北大将军马思喀进剿,与费扬古军配合,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今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上源),因功晋封多罗郡王,仍留伊勒登济农号,赐牧乌兰布拉克,授盟长,赐号达尔汉。三十六年,与员外郎常禄赴噶尔达台河收贝勒旺札勒归属齐巴齐努特户百余,安置乌尔顺河。六十一年(1722),因侵吞驼丁赏,勒买民妇,受罚。雍正五年(1727),以老罢职。 ②(?—1799)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罕都孙,清札萨克固山贝子色布腾旺布养子。乾隆十三年(1748),受命袭父职,赐乾清门行走。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以族台吉齐默特多尔济、密什克多尔济率众迎降,受命兼辖其众。二十一年,青衮札卜举兵反清,偕乌梁海达尔汉巴颜擒其叛党伯四格等,受嘉奖。定牧鄂尔浑河(今蒙古国境内)之乌兰乌苏,隶喀尔喀赛音诺颜部管辖。旋以强取本族台吉为己属,获罪,削爵。五十六年(1791),以子孙无嗣,复爵。

猜你喜欢

  • 高车十二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十二部落之总称。据《魏书·高车传》载,即泣伏利氏,吐卢氏(一作叱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氏、达薄干氏(一作达薄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一作覆罗氏)、乞袁氏、右叔沛

  • 乌黎

    ?—前114故匈奴右王。又作禽黎、鸟黎。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从匈奴浑邪王(又作昆邪王)归附汉朝,被封为河綦康侯(又作河綦侯),赐食邑600户。元鼎三年(前114)卒,子余利鞮嗣爵。

  • 河蛮

    古族名。亦称西洱河蛮。属白蛮。“松外诸蛮”之一部。唐初即分布于今云南洱海地区,与当地六诏乌蛮并存。系不断迁入的汉族与当地白蛮等融合而成,故“自云其先本汉人”,语言、生产及习俗等亦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和尔盖山接本部左翼后旗界,西至沙喇哈达接本部左翼中旗界,南至搜吉乌苏接本部左翼后旗界,北至伯尔克山接俄罗斯边界。有佐领二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

  • 尕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尕藏班觉楞”,意为“善缘富乐洲”。在青海称多县。县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之萨迦派寺院。据传,至元二年(1265),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于嘎哇隆巴地方讲经灌顶,聚信徒万余人,由此嘎哇

  • 龙咀

    明代建水州纳更山哈尼族首领。明初,洪武时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哈尼族首领,授予土官职务,世领其所垦土地。洪武(1368—1398)中,以率众开荒及御交趾兵入侵有功,给冠带,管理地方。后授纳

  • 奥伦博如坎

    鄂伦春语音译,“奥伦”意为“仓库”,“博如坎”为“神”之意,指主管仓库的女神或北斗七星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传说,从前有一对夫妻,妻子受虐待,无奈,骑马逃跑,路过娘家仓库,想取点食

  • 作业撒

    阿昌语音译,意为“拉婚”。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一种缔婚形式。解放前阿昌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通过“串姑娘” (阿昌语称※“作涅勤”)往往物色上心爱的对象,当双方要求结合时,却遭父母反对,姑娘和小伙子约

  • 金当川

    ?—434北魏时休屠胡(屠各胡)首领。平凉(治今甘肃平凉)人。征西将军金崖从弟。太武帝延和二年(433),从兄被安定镇将陆俟执杀后,于十二月被部众推举为首领。三年三月,引兵围魏西川侯彭文晖于阴密(治今

  • 书袋之制

    金代官员以腰悬书袋而区别身份的制度。大定十六年(1176),世宗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常至民间索贿鬻狱,有司难于检察,遂定悬书袋之制。中书、枢密院令、译史用紫纻丝为之,御史台、六部、宗正府、统军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