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颇语

景颇语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瑞丽、陇川等县,使用人口约3万。在国外,称克钦语,主要分布在缅甸。景颇语内部比较一致,无方言差别。但有两个土语:恩昆土语和石丹土语,土语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有小的差别,彼此基本可以通话。以盈江县铜壁关地区景颇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2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叶两套,唇齿音是新发展的单位。有6个腭化辅音,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腭化而成。有4个复辅音,也是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与卷舌半元音结合而成。有10个单元音,分松紧两套各5个。有8个复元音,都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和i、 u韵尾构成。另新增了少量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节尾辅音有m、 n、 η、 p、 t、 k、ʔ。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如彝语支语言大。语法特点:形态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以粘附形态为主。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多数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量词很少,量词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单数人称代词用元音或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领有。人称代词缩减后用来表示名词的人称领属范畴。疑问代词用弱化了的疑问语素ka构成。动词有人称、数、体、式、方向、态等语法范畴。人称分第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和多数,体分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式有祈使和命令,方向有向心和离心,态有自动、使动、互动。上述各语法范畴的各种形式,除使动用粘附性前缀表示外,一般均用粘附性后缀表达。形容词作谓语也有与动词相类似的语法范畴和形式。形容词还可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轻微。结构助词有指明施动者、受动者、领有者、比较者、方位、时间、处所、工具等,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多音节词占多数。分3种:一种是多音节单纯词,一种是多音节复合词,再一种是多音节派生词。后两种都是丰富景颇语词汇的重要途径。复合词的合成方式有联合式、修饰式、支配式、主谓式4种。派生词用在词头、词尾的方式构成。有丰富的四音联绵词,构成方式有叠音、双声、叠韵等。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傣语,也有少量缅甸语借词。借词方式以音译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意译词。

猜你喜欢

  • 尼低

    傈僳语音译,意为“祭祀鬼神”。旧时傈僳族备供品向亡灵进行祭祀的仪式。祭祀规模比另一种祭祀仪式“尼古”要小,且即使家中无病、无灾也可行祭,如逢年过节或杀猪、羊时,饭前都要向祖先或亲友亡灵进行祭祀。

  • 乌古论仲温

    金大臣。本名胡剌。盖州(治今辽宁盖县)按春猛安人。女真族。乌古论氏。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累官太学助教、应奉翰林文字、河东路提刑判官。滑州刺史、河东南路按察副使、寿州防御使。贞祐(1213—1

  • 觉罗琅玕

    ?—1804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由捐纳笔帖式,历官刑部郎中、内阁学士、江苏按察使、刑部侍郎。乾隆五十一年(1786),官浙江巡抚。五十二年,由海道运谷20万石,援清军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受嘉奖。旋

  • 怀建可汗

    参见“庞特勤”(1498页)。

  • 石弓

    参见“弓力”(137页)。

  • 桑朗容忠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乾隆二年(1737)以随军征战功,赐宣慰使职衔。四年(1739),批准管辖三齐寨番民,因抚驭失宜,与三齐寨民连年构衅,自相残杀。六年(1741),三齐寨聚众千人赴省告,欲脱离瓦寺

  • 罗僧

    清代纳西族高僧。一作罗生。又名立相,俗姓和。云南丽江束河人。家道清贫,以编制竹器为业。后于福国寺出家为僧,进藏学经颇有成就。回丽江后,向滇、川之藏客富商募集资金,并得丽江府知府元展成捐助,于雍正五年(

  • 张彤柱

    清代湖北五峰(今湖北五峰县)土官。又作张彤砫。因其世职被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舜年所夺,由己子田耀如顶替。雍正二年(1724),命袭深溪、石宝长官。十一年(1733),因容美宣慰使田旻如不法受劾

  • 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

  • 东奚

    见“库莫奚”(1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