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方块白文

方块白文

我国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因为每个字大体形成一个方块,故得名。方块白文与汉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造字用字的材料,大多取材于汉字。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读汉字。利用汉字的音表达白语的意思,把汉字作注音用。例如“”,白语读ka55,作“教”讲;“阿”白语读a31,为“一”的意思。2.训读汉字。利用汉语的意思读白语的音。例如“词”字,白语读to21,作“话”讲;“蝉”白语读at31pi21是“蝉”的意思。3.自造新字。骖改汉字的结构体系,用其一半或在汉字上加偏旁来表达白语的意思。例如“��”,白语读pε42,“背诵”、“诵读”的意思。“垯”,白语读pha31,“诉苦”的意思。4.完全借用汉字的形、音、义。方块白文起源于何时,无确切记载,但从遗存的碑文、石刻来判断,当起源于唐末宋初,以宋开宝四年(971)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石城碑》记录的碑文中夹有白文判断,那时白文已在官场使用。其后不断有铭文,石刻、摩崖、墓志发现。现存最完整的首推《词记山花一泳苍洱境》,作者杨黼,刻于1481年,全文528字,十联诗歌,一韵到底。对白族地区苍山洱海的自然美景、名胜古迹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是研究白族文学、语言的重要资料。方块白文的文献不算太多,但已有不少学者著文从文学、历史、语言、文字、考古等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考据、释读、研究,发表了不少著作、论文。特别是现在流传在民间用白文记录的戏曲形式大本曲、吹吹腔以及唱本、祭本,许多尚待进一步整理、释读、研究。

猜你喜欢

  • 更立节

    壮族传统节日。亦作吃立节,每年从夏历十二月三十日下午始,至次日凌晨黎明止。主要活动:下午清扫室内外,在门旁、神龛贴新对联,特别要更换香炉中的炉灰,以示除旧迎新;当晚,各家杀鸡宰鸭备酒肉祭祖,然后合家吃

  • 蒙格

    ①见“蒙哥”(2324页)。 ②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家支大会。彝语音译,意为“大会”。讨论家支成员被杀,财物、土地被抢夺、婚姻纠纷等事端的对策,及是否打冤家。如系决定冤家械斗的大会,除诺伙家支成员

  • 宕渠水

    见“渝水”(2285页)。

  • 白水城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等书。《元史·西北地附录》称赛兰,《长春真人西游记》作塞蓝,《常德西使记》作赛蓝。唐时,城周6—7里,位于呾逻私(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西南200余

  • 撒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散力卫、萨里卫。永乐三年(1405)二月,把兰等处女真人卯义等来朝,明廷始置卫,以卯义为指挥佥事。据考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岔林河屯。一作在依兰县对岸巴兰河附近。

  • 速哥

    蒙古国和元朝将领。蒙古人。忽鲁忽儿子。以勇壮著称。宪宗四年(1254),随军征蜀。次年,援万户刘七哥,解巴州之围。从都元帅纽璘败宋将姚德,破云顶山城,二败宋军于三曹山。世祖至元三年(1266),从行院

  • 天峰山

    山名。位于内蒙古阿噜科尔沁旗。蒙古语称“腾格日乌拉”。属大兴安岭余脉,故称小兴安岭。其山又分东西两部分,隔河相望。东山海拔1150米,东西走向,方圆约10公里,天然形成一个隘口。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西

  • 都功德使司

    见“功德使司”(427页)。

  • 阿尔哈尔沁

    清朝官员。黑龙江索伦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从将军兆惠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县),濒黑水河为营,力战有功,擢索伦总管,赐号齐克齐巴图鲁。

  • 摄赛

    明代四川东川军民府女土官。彝族。乌撒女知府※实卜长女。嫁东川土知府姑胜古长男阿发为正妻。翁老夫故,于洪武二十年(1387)袭东川土知府(治今云南会泽县)。次年,以所管部众恃强据乌山路暴动。受责去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