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城府

新城府

地区名。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治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市境)。辖域东西420里,南北170里。东界榆树厅,西接郭尔罗斯旗,南邻长岭县,北及黑龙江肇州厅。汉、晋为扶余族地。隋、唐属伯咄靺鞨。渤海为扶余府境。辽属长春州东北境,有达鲁古部人居之,隶北府节度。金为肇州始兴县。元仍其旧。明初为三岔河卫,后入乌拉部。曾为蒙古人所居。清初抚定蒙古,设伯都讷站(旧志作讷拉红)。康熙三十二年(1693),设副都统镇守。雍正五年(1727),增置长宁县,隶奉天府尹。乾隆元年(1736),罢县。二年改州同。十二年,罢州同,以地属吉林理事同知。二十六年,改属副都统,并置理藩院蒙务主事,掌蒙古事宜。嘉庆十五年(1810),改伯都讷厅。光绪八年(1882),移治孤榆树屯。三十二年升府,更名为新城,治伯都讷,改隶西北路道,府城为康熙三十二年新筑土城,以别于城北之伯都讷台站,故称新城。清末民初,治内有汉、满、蒙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哥邻羌

    唐※“西山八国”诸羌之一。分布今四川西北大渡河上游金川县一带。哥邻为该部自称。隋时附国及唐时吐蕃称之为“嘉良”(嘉梁)。唐武德元年(618),置嘉良县隶雅州都督府。文宝(742—756)前,隶雅州都督

  • 潘州

    渤海王国置。《辽史·地理志》作沈州。为定理府所辖2州之一。领沈水、安定、保山、能利4县。州治故址无考。辽灭渤海后废,其民被迁居辽沈州(州治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区)。

  • 郭尔罗斯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六世孙乌巴什始称所部为郭尔罗斯。原与科尔沁部同牧,自是分出。其孙布木巴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屡从征明,御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清

  • 破丑重遇贵

    党项羌族首领。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部将。宋雍熙二年(985)随同李继迁及部属张浦、李大信等诈降宋将曹光实,诱杀之,取银州,被李继迁授为蕃部指挥使。淳化元年(990),又为李继迁所遣诈降李继捧,取夏

  • 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 仡兜苗

    又作仡头、仡兜、兜、革兜。始见于明代记载。分布在贵州黎平、石阡、镇远、福泉、黄平、凯里、开阳、修文等地。服饰类※海��苗。语言及习俗与黔中南、黔西北苗族相近

  • 苏散

    见“耶律夷腊葛”(1325页)。

  • 爱耶勿

    唐代回纥汗国末期外相。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国亡,偕特勤嗢没斯、阿历支、习勿啜、乌罗思兄弟率众2000余人赴唐振武塞(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降,受册封宁塞郡王、右领军大将军、归义军副使,赐姓名

  • 朗林

    见“南木林”(1588页)。

  • 马忠效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甘肃东乡巴苏赤人。东乡族。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清军将领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入卫京师时,增调甘军十营,他一次从东乡地区招收1500名东乡族青壮年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