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州
州名。唐武德五年(622)改隋临振郡置。天宝元年(742)更名延德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振州。治所在宁远县境,辖宁远、延德、吉阳、临川、落屯5县。宋开宝五年(972)改为崖州。隋唐以来汉人陆续移居此地与黎人杂居,至天宝年间(742—756),已成为海南岛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州名。唐武德五年(622)改隋临振郡置。天宝元年(742)更名延德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振州。治所在宁远县境,辖宁远、延德、吉阳、临川、落屯5县。宋开宝五年(972)改为崖州。隋唐以来汉人陆续移居此地与黎人杂居,至天宝年间(742—756),已成为海南岛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清代满族女诗人。揆叙妹,侄永寿,雍正时官兵部左侍郎。著有《绣余诗稿》。
1255—1304元朝官员。又作哈珊。畏兀儿人。隆兴府达鲁花赤※八丹第四子。通畏兀儿文,善骑射。初事太子真金于东宫。任怯里马赤(通事、译员)。至元二十年(1283),以奉训大夫授詹事院判官。二十四年(
?—1736清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守备、都司。雍正元年(1723),从征阿尔加囊有功,翌年,从征卓子山
今长白山在唐代的名称。亦曰白山。晋以前称不咸山、盖马大山,南北朝至隋号从(徒)太山或太皇(《魏书》作大白)山。靺鞨族分布此山以北地区,其著名七部中有白山部,因居该山北麓而得名。辽金时始称长白山。
见“景颇”(2222页)。
商代鬼方酋长。鬼方游牧于今陕北、漠南和漠北的广阔地区,并向南牧,与华夏农业民族发生冲突。在商朝和周国的攻击下,他率部分鬼方属众投降商朝,因功被商王封为侯,史称“鬼侯”,封地在九侯城(亦称鬼侯城,在今河
清代文士、诗人。字书渊。江苏溧阳县人。回族。幼承父马世俊家学,博通古文,亦工诗。为文晓畅,诗爽朗有风格。著有《砚畴集》、《溧诗近选》。
清光绪年间贵州都匀反洋教事件。都匀内外套苗、水、布依等民族因不堪法国传教士勾结官府欺压百姓,以兴办洋务、建筑教堂传教为名,到处侵占土地,并网罗恶霸地主及地痞流氓为教民,横行无忌,向官府控告亦不予伸张正
元初将领。名又记作忙古歹、蒙古歹。契丹族。为太傅※耶律秃花曾孙,耶律宝童子。忽必烈时,袭父职,赐金符,任随路新军总管,统领山西两路新军。中曾从征蜀。至元五年(1268)八月,又奉命带兵征西番、建都(在
见“锡伯渠”(2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