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需替土官挑水,故名。一旦不服此项劳役,土官就把田收回。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需替土官挑水,故名。一旦不服此项劳役,土官就把田收回。
见“羊苴咩城”(890页)。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民户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又值圣宗释免奴隶,以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
清代满族女诗人。满洲正白旗人。姓钮祜禄氏。员外郎伊嵩阿妻,夫死女嫁后自缢。著有《希光诗钞》。翁永贵录其诗奏闻,赐旌。
1426—1479明代蒙古可汗。又译作满都古勒、满都固理、满都古尔、满都兀勒等。明人记载或误作满鲁都。孛儿只斤氏。元裔※阿寨台吉季子,岱总汗※脱脱不花异母弟。岱总汗长子摩伦汗被翁牛特部领主毛里孩王杀害
书名。贾耽(730—805,字敦诗,沧州人)撰。10卷。书成于唐贞元(785—805)间。久佚。《新唐书·艺文志·地理类》著录其名。是书《地理志》末所载入四夷(周边各族及今邻国)之诸交通线路,当抄自《
见“遏捻可汗”(2232页)。
?—1648清初回民反清起义首领。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回族。出身行伍。顺治(1644—1661)初,为清军副将。因对清廷“重满轻汉”和“剃发令”不满,乘军调四川之机,于顺治五年(1648)四月,起兵
古地名,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北魏天兴五年(402),北魏拓跋珪、长孙肥率军败后秦姚平于此,见“柴壁之战”(1863页)。
1088—1155金初将领、大臣。亦名挞不野。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迁居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辽末,被征入伍,与阿骨打军作战,兵败,脱身至宁江(治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城破,出逃,为女真军
?—356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氐豪。天王苻健皇后强氏之弟。前秦皇始元年(351),受苻健封为太傅。寿光元年(355),外甥苻生即位,为左光禄大夫。史称其“清素刚严,骨鲠贞亮”。次年四月,长安(今陕西西